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ID:56157119

大小:8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0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伤仲永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先仰后扬的写法,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3.通过学习方仲永的故事,认识后天的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学习.《学习重难点>1、弄清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及本文说明的道理。2、让学生认识社会上存在的仲永现象,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5学习过程:一,检查上节内容。指名背诵二.感知内容。齐声朗读横线上的内容并选择填空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指物作诗立就     ”,而且“  文理皆有可观者”;十二三时作的诗已经“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二十岁就“     泯然众人矣(1)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2)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邑人奇之                                                    

3、D、不使学三.合作探究。组内交流。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变得“泯然众人”,原因什么?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的原因是:2、请用“‖”将议论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并归纳出各层的主要内容。第一层:                                                                   第二层3.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四.小节.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

4、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五.拓展延伸一.(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2)方仲永

5、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5 二.能力提升:(10分钟)1、你从方仲永的故事里明白了什么道理2、什么是天才?怎样成为天才?自写格言比赛:天才就是                                            六.达标测评。一.1、先按要求摘句填空,然后答题。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6、  ”;二十岁就“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不能称前时之闻  B.忽啼求之 C.余闻之也久    D.借旁近与之3、辨别以下加粗字的含义(1)并自为其名  还自扬州               (2)贤于材人远矣                 如此其贤也 二、翻译:1、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2、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7、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三、课外拓展:阅读下列文章,完成文后问题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诞挞。已而复如初。母曰:“日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

8、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1)听已,辄默记。辄:_            (2)父怒挞之。  挞:_         (3)琅琅达旦旦。_(4)冕因去。   去_                 (5)窃入学舍。窃:_2.翻译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