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

ID:56161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3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_第1页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_第2页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_第3页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_第4页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探寻校本培训新途径打造澄中教学新模式习生元我校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高效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2009年以来进行了教学大改革,推出了我校特色的“1+1”教学模式。现就构建“1+1”教学模式所进行的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要教好,先“洗脑”首先我校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封闭界限和门户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广远的视角,虚心的态度,学习先进思想理念。自09年以来,我校对全体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利用大会观看河南永威、山东杜郎口、陕北宜川

2、、山西新绛等名校课堂实录,并将优质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要求教师在校园网上观看,将优秀论文引发给每位教师要求自学。同时邀请北京大学、省教科所的教授、专家及陕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新一中、西北大学附中、西交大附中等名校名师来校讲座(如北大的姚琪、陕师大基础教育研发中心主任刘天才、我县教育专家雷树仁等省内外专家),引导我校广大教师提升理论水平,转变观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有效地激发和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培训欲望、改革意识和工作热情。通过理论学习,名家引领,名校激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走出去学他之长的欲望。学校先后组织师生分批

3、远赴河南永威、山东杜郎口、陕北宜川、山西新绛等地考察交流学习,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师亲自感受到了永威的浓烈人文气氛,宜川震撼人心的出操,新绛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了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教师成为了课改明星,有些成为了专家型、学者型人才。经过教师的外出学习,我校分学科组交流心得,全干会上交流优秀心得,以《澄中教改论坛》为平台进行交流,让思维火花进行碰撞。实践三载,改进数次,逐步形成了我

4、校“1+1”特色的教学模式。二、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推出“1+1”教学模式2009年我校在参观学习河南永威中学之后,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经验,吸收“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颠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让学生学,学生为教师学的低效教学模式。在三个年级确定了六个课改实验班,拉开了课堂改革的序幕;2010年在学习延安宜川中学之后,在高三年级推行“1+1”教学模式;2011年全校整体推动“1+1”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案》,两案合一。全体师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5、2011年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良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构思,终于催生了符合我校特色的“三三制”策略下的“1+1”课堂教学模式(简称:3311教学模式)。“三三制”策略:包含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三个要素。第一层面是在教学目标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均要达成;第二层面是在教学对象上,关注优、中、差三类学生,不能只关注尖子生;第三层面是在教学流程上突出自学反馈、多法导引、检测达标三个环节。“1+1”模式:是指“1节自主课”+“1节互动课”的连排模式。一般“自主课”在前,“互动课”

6、在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充分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在汇总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过程,共同解决一个或一组教学问题。互动课一般分:小组展示、导学质疑、检测小结基本过程。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师生之间互动为辅。教师要起到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受顺序限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班级、不同课型的特点,根据实际,突出重点,灵活运用,努力打造快乐高效课堂。现在学校上下的课改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学生热情高涨,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

7、发展,使我校的课堂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由教科研室负责,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成立以叶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并制定严格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成效显著。<第一~课件>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室拟围绕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班级文化与艺术管理》,省级科研课题:《在“以学定教、先研后教”策略下“1+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开展系列性工作,并加强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真实性。强化课题

8、研究的阶段性管理,并及时做好课题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使之在我校形成一个课题研究的网络,从而提升学校的校本研修品位。另外,各学科、各教师围绕“1+1”教学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的微小课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到课外阅读,从教学管理到思想教育等等,涉及面广,研究角度各异。这种微型课题布局的网络层次,有利于增强学校科研工作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