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

ID:56164271

大小:1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20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 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鲁教版单元测评第四单元体悟山水神韵单元测评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惊蛰(zhé)蓊郁(wěng)轮埠(bù)淅淅沥沥(lì)B.岑寂(cén)忐忑(tè)瞰视(kàn)惊心动魄(pò)C.倾跌(diē)微茫(wēi)斑斓(làn)山隐水迢(tiáo)D.青荇(xìng)神龛(kān)比拟(nǐ)春寒料峭(qiào)解析:C项中的“斓”读作“lán”。答案:C2.下列各句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优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

2、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泄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B.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朔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贱,伞椽便旋成了一圈飞檐。C.说起桐君山,原是桐庐县的一个接近城市的灵山圣地,山虽不高,但因有仙,自然是灵了。D.空旷的天空里,流张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云层缺处,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和一点两点的星,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却仍是欲藏还露,将见仍无的那半归月影。解析:A项“优”应为“幽”,“泄”应为“泻”;B项“朔”应为“塑”,“贱”应为“溅”,“椽”应为“缘”;C项“圣”应为“胜”;D项“张”

3、应为“涨”,“归”应为“规”。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2)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3)袁先生说:“我们可以_______________

4、_______‘众星罗秋’这句诗形象地说明唐代诗人数量之多。”A.凄迷柔婉借用B.凄婉委婉引用C.凄迷委婉借用D.凄婉柔婉引用解析:“凄迷”虽也有“哀伤”之意,但此处重在“迷”,即“悲伤、惆怅而又无奈”,“凄婉”无此意。“柔婉”意为“柔顺而婉转”,后者无此意。答案:A4.下面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乡愁》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散文。B.徐志摩,新月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主要诗歌收集在《志摩的诗》。C.苏轼和王安石均为宋代著名词人,后者号为半山。D.郁达夫,

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解析:A项《乡愁》的文体应是诗歌。答案:A二、综合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

6、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息。B.夫夷以近夷:平安。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解析:A项“叹”,感慨;B项“夷”,平坦;D项“孰”,谁。答案:C6.选出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有志矣,不随以止也[]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

7、阳名之也解析:A、B、C三项均为连词,可译为“而”;D项是连词,译为“因为”。答案:D7.对上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B.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C.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解析:A项后半句牵强附会,文中没有此内容。答案:A8.将下列语句翻

8、译成现代汉语。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解析:翻译这段文字,要注意“于”“谬”“传”“名”“胜道”“所以”“深思慎取”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要以直译为主。参考答案: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