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

ID:5617445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0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_第1页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_第2页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_第3页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_第4页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汉语心理动词性质探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语义特征、句法特征两个方面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心理动词最显著的性质首先在于其边缘性,其次在于其主观性。关键词:心理动词语义特征句法特征边缘性主观性一、引言本文在对心理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认为研究的共识体现为对心理动词边缘性、主观性的肯定。“边缘性”是指心理动词在动词中并不处于核心位置。与动作动词相比,心理动词在语义、句法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主观性”是指心理动词在语义上表达的都是不可见的事物,这种语义特征也影响到其句法表现。二、心理

2、动词的边缘性心理动词的边缘性是就心理动词在动词中的位置而言的。动词的主体为动作动词,通常概括动词的特征时以动作动词为主,而心理动词、属性动词、趋向动词等是非主体类别,我们称其为边缘类动词。与动作动词相比,边缘类动词在语义特征与句法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我们称其为边缘性。心理动词的边缘性主要体现为:在语义上,心理动词的语义经常游移于事物、性状、动作三者之间;在句法功能上,心理动词经常可以兼具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部分句法功能。13(一)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对心理动词语义特征的描述大多是从命名和义素分析的角度入手的

3、。如“记内情所发”(马建忠,1898),“从语义上说,它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的,有语义特征使得它形成了特定的语法范畴、语法类……”(周友斌、邵敬敏,1993)。李临定(1990:112)认为,“心理活动动词是指表示喜爱、怨恨、感觉、认知、遗忘等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动词。”这是对这一类动词的命名,也是对其语义特征的概括。董秀芳(1991)认为,“心理动词是动词的一个次类,其语义特征表现为[+人][+大脑器官][+思维活动]。”陈昌来(2002:96)提出心理动词具有[+心理][+述人]的语义特征,[+心理]语义特征

4、可以描述为:“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类情绪意志活动和认知活动的动词,而且是以这一语义性质为主的动词,这样[+心理]语义特征可以具体化为[+情绪/认知],如‘喜欢、爱、想念、思念’等是情绪类动词,‘知道、觉得、认为、以为’等是认知类动词;”“另外,心理动词都是表示人类对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是人类对各类刺激物的不同层次的反应,所以心理动词都具有[+述人]的语义特征。”这种描述带有义素分析的方式。总之,对心理动词语义特征的描述都是围绕“表示人类心理活动”这一中心进行的。也就是说,“从意义出发界定心理动词”基本上

5、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心理动词就是表示心理的动词。13方梅(2005)讨论了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往称为心理动词的词语。她认为,认证义动词虚化的起点是“去范畴化”,句法方面表现为谓宾动词句法特征的衰减,语义方面表现为由客观表达变为主观表达。“认证义动词+小句宾语”既可以陈述事件,又可以表现主语的认识内容,这种双重性是虚化的基本条件。如下面的例句中,从a到f是从典型动词到语用标记的轨迹:a.我/她想/明白/看见/儿子了。(主语指称对象的体验)b.我/她想/明白/知道/觉得这是回家了。(主语指称对象

6、的认识)c.我/她明白/知道/觉得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主语指称对象的认识)d.我/?她想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说话人的认识)e.这个问题,我/*她想,没什么好商量的。(说话人对话题的态度)f.这个问题没什么好商量的,我/*她想。(说话人对整个命题的态度)13文章还指出,虚化的程度与认证义动词自身的控制度密切相关,控制度较强的动词虚化程度低,控制度较弱的动词虚化程度高。其中表示评价意义的认证义动词控制度最弱,虚化为表达说话人视角和态度的语用标记。如“觉得”。文章同时指出虚化的句法环境,即“陈述事件”与“

7、表现主语的认识内容”。王红斌(1998、2001、2002)、杨云(1999)、丰竞(2003)、韩琴(2006)等也对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论述。此外的相关论述多散见于研究动词的论著中。另外,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的研究中,对心理动词的定义也离不开其语义基础,如吉永尚(1997)将“感情·知覚感覚·思考など心理作用を表す動詞(表示感情、知觉感觉、思考等心理作用的动词)”统一称为“心理動詞”。又如山岡政紀(2002)定义的“感情動詞”:感情動詞とは,人の心理的現象に言及することを語彙的意味とし,経験者格を

8、必須項として取る動詞の総称である。(译文:感情动词是表达人的心理现象并在句法上必须使用经验格的动词的总称。)13我们认为,要描写心理动词的语义特征,首先要明确“心理”这一概念。“心理动词”的“心理”不同于心理学上的“心理”。后者的涵盖面要大于前者。心理学中对“心理”的定义如,《简明心理学辞典》(2007:57):①心理是“脑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形态。是在有机体演化的一定水平上出现的。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