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

ID:5617505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0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1页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2页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3页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4页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和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谭正圆(1990-),女,浙江嵊州人,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摘要: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很多生产企业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而使生产经营陷入困顿,难以维持正常的运作,很多企业将其原因归咎于筹集不到资金。从实际来看,这些陷入运转不灵泥淖的企业,存货积压过多也是其资金占用过多,造成企业缺乏周转资金的一个主要原因。基于此,生产企业应该探寻自身存货管理方面问题,根据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合理降低存货占用资金。关键词:生产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对策中图

2、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30030031引言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资金占用水平。不仅如此,存货还联结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存货的效率管理应得到一定重视。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生产企业存货管理问题重重,本文主要从存货管理的目标、方法出发,针对存货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对策建议。112生产企业存货管理问题分析2.1生产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查清生产企业存货管理现状,针对生产行业进行

3、观察,发现生产行业存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财务管理环节导致的存货管理问题。财务人员将账内一定比例材料和产品调出企业生产经营的实体,归入可以随时令自己调用的“蓄水池”。主要手法有:购进存货时,即作待摊费用或者生产费用处理,尚未使用便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回收的废料和边角料不作账务处理;接受捐赠的物品和盘盈不作账务处理;自制的材料不作账务处理;委托加工退回材料的余料不作账务处理;领用材料计入生产费用,假退料和退库不记账等;于是这些资金便越积越多,设在账外的“小金库”也不断增值。存在多报盘亏、隐藏盘盈

4、的问题;或将盘盈盘亏不作处理账务处理;或为满足个人利益,作出不符合规范的账务处理,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或通过将盘盈盘亏与物资储备中发生的溢出金额或非常损失互相冲销的手段,不作“进项税额”相应转出,以此来增加进项税额抵扣数。(2)存货管理规划方面问题。11从目前企业存货管理现状来看,销售部门不仅希望企业持有大量存货,以避免存货短缺带来损失;还希望企业产品存货品种齐全,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种类的要求。生产部门则希望持有较高的原材料存货水平,以避免因存货短缺造成停工。采购部门希望采购大量的原材料和

5、半成品,以取得价格上的优惠和减少采购费用的开支。但是,为保证企业资金有效、充分合理的利用,财务部门则希望存货资金越少越好,以便减少贷款利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因此,一个优良的存货管理需要购、产、销、财务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使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和管理最优化。2.2企业存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企业存货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一方面,没有制定严格、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导致相关人员有机可乘。据观察和研究企业存货管理的重点,发现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的占用,没有采用存货的限额责任

6、管理。这都体现在操作程序上,没有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可以遵循,没有对存货的需求量进行严格计算,而是存货管理人员“拍脑袋”做决策,当感觉材料不够时,派遣采购员购买,将存货储存在仓库;当临时需要存货时,发现存货不够用,又马上通知采购员购置,在买回之后再补填申购单报批。在这种存货申购条件下,不能按照物资需求量来提出采购申请的情况时有发生。11另一方面,企业不能根据外界市场环境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例如,药品行业的存货管理,一些疾病的发病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比如哮喘一类的病症多在6到9月份,而脑血管之类的病症多发生

7、在11、12月间。在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迫切需要制药企业对制造的药品做出及时的调整,那就对采购人员能够及时采购好符合季节性变化的原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大多数采购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又不深入了解情况,常常使得不能及时调整库存药品的尴尬情况出现,导致企业失去很多重要的市场机会。(2)企业的内部控制责任不明确。企业内部控制是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加以监督和调整,来达到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的。然而,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相互牵

8、制这一内控的核心内容制定得还欠具体,使得其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存货管理职责和岗位分工不够明确以及对于存货的仓储与保管不加重视,报废和领用的环节控制不够严格。例如,企业采购人员和存货验收人系同一人,作弊现象发生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再者,材料的领用管理不严,材料被盗或被工人私自用可能性很大,将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归根到底,就是企业内控的责任不明确,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以及各个岗位间的监督制度还欠完善,才导致了这一系列的问题。3解决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对策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