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

ID:56177342

大小:317.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6-21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9 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一、学习目标1.了解钠、镁单质的生产原理。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知道离子反应的本质,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4.通过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二、课时建议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1课时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2课时镁的提取及应用1课时三、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以海水中的化学物质为研究对象,着重介绍典型的金属元素——钠、镁的性质。通过系列探究实验,在认识钠、镁的性质时,突出了它们之间的性质差异,如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强,钠的还原性比镁强等。鉴于许多反应

2、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本单元以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引入离子反应的概念,并指出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减小使离子反应能够进行。通过本专题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从海水中可以得到氯、溴、碘单质,氯、溴、碘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安排学生学习从海水中得到的金属钠和金属镁,通过实验探究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在了解了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后,再了解典型的金属元素,这不仅为学生学习《化学2》中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物质的丰富多彩。由于钠、镁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绝大多数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的

3、本质是离子反应,如氯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等。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本单元在引导学生探究钠、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同时,向学生介绍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了解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在介绍金属钠、镁的性质时,充分利用第1专题介绍的原子结构的简单知识,将钠、镁单质的金属活泼性与钠、镁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钠、镁的金属活泼性和其性质的差异,都是由其原子结构所致的,从而初步形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观点。四、

4、教学建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与本单元有关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条:(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首先要充分运用实验探究这一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电解质、离子反应等重要的化学概念。钠与水的反应和金属镁与酸的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自主地形成“钠、镁都是活泼的金属,钠的

5、金属活泼性比镁强”的结论;通过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熔融的硝酸钠、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使学生感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加深对电解质的理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镁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钠、镁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的电子数分别是1、2,将钠、镁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目与钠、镁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的电子数目建立关系,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减少,建立“离子反应的条件”与“离子反应中生成沉淀、气体和难

6、电离的物质如水等”的具体离子反应的关系,同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归纳能力。因此,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分析推理、综合归纳能力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1.教学设计思路在“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时,要认真设计好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探究要能达到下列教学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2)分析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形成结论。教材中“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动是这样安排的:(1)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和在空

7、气中颜色的变化。(2)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然后把切去外皮的一小块(约为黄豆粒大小)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受溶液温度的变化。(3)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由实验现象分析所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4)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确定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吗?请将你的分析与同学讨论,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设计好实验探究方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到探究的结论。如围绕下列表格内容进行实验探究,就能达到上述要求。项目实验现象结论

8、金属钠的保存方式钠的颜色钠在空气中颜色的变化钠与水反应的情况:①反应的剧烈程度②反应中钠的状态③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④反应中溶液颜色的变化⑤生成物的状态“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钠单质与碳酸钠的关系,虽然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将单质钠转化为碳酸钠(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