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ID:56178554

大小:1.8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6-21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Al27P31S32Cl35.5Fe56Cu64Zn65Sn119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和Te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流出液是H2SO4溶液C.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埚中焙烧【答案】D【解析】【详解】A.阳极

2、泥是在电解精炼铜过程中,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的杂质,含Se、Te、Au等金属,因此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故A项正确;B.焙烧生成的SO2和SeO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e和H2SO4,则流出液是H2SO4溶液,故B项正确;C.电解池中阴极区发生还原反应,由流程可知,TeO2在碱性电解质环境下被还原为Te单质,故C项正确;D.瓷坩埚中还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坩埚受到腐蚀,则“焙砂”与碳酸钠不宜在瓷坩埚中焙烧,故D项错误;答案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3、B.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故A项错误;B.NaHCO3溶液与乙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与苯互不相溶,发生分层;其与乙醇溶为一体。三者现象不同,因此可以用NaHCO3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故B项正确;C.棉花为天然有机物,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但合成纤维以小分子的有机

4、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不是纤维素,故C项错误;D.甘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不能发生水解,故D项错误;答案选B。3.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收集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只选①B.③用于Cl2收集时,a为进气口C.④中加入NaBr溶液和CCl4,通入Cl2反应后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⑤中通入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A.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

5、装置;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C.通入Cl2反应后生成易溶于CCl4的Br2;D.氯水具有漂白性,不可逆。【详解】A.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①不可行,高锰酸钾可溶于水,氯气可以从长颈漏斗中逸出。选②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项错误;B.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时,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应从b进气,故B项错误;C.Cl2的氧化性比Br2大,通入NaBr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2,进而被CCl4萃取在下层溶液中,显橙红色,故C项正确;D.Cl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主要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因此取出溶液加热不能恢复红色,故D项错误;

6、答案选C。【点睛】本题B选项,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时,如氯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则气体需从b口进入,由于密度比空气大,会沉于空气下方,即瓶底,聚集的气体逐渐将集气瓶内的空气从上方(即a端)排出,待气体占满整个集气瓶时,即收集了满瓶气体。假若从a进,则进入的气体会沉到瓶底,并从b处直接出去,因此起不到排出空气、收集气体的作用。相反,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时,应从a口进气b口出气,学生要理解并加深记忆。4.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

7、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R>W>ZB.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C.W和R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与W、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答案】C【解析】【分析】X、Y、Z、M、W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设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1,即得出(m-1)+m+(m+1)=3m=15,所以m=5,则推知Y、Z、W分别为C、N和O元素;X比Y核

8、外少一个电子层,则X为H;又知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则R的质子数为(6+7+8+1)×=11,可知R为Na,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