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

ID:5618051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_第1页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_第2页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_第3页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_第4页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案基本含义、内容和特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1-0034-02一、问题的提出教研,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育教学中具体的教学现象和出现的实践问题进行微观的分析、研究,以制定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教学研究活动[1]。它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然而,传统的“讲授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由教研的主持者邀请几个主讲教师就某个专题进行讲解,教研过程没有研讨、没有交流、没有思维碰闯,从而使教研活动变成了“一个人的教研”[2]。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

2、一个引导和帮助教师人人参与,个个有效进行研究活动的工具和手段。我们在进行“区域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过程中创建了一种引导和帮助教师有效进行教研的工具和手段——研案,取得了很好的教研效果。二、研案的基本含义7研案肩负着引导教师学会研究、培养教师探究创新能力的使命,同时还要充分地体现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因此,我们将研案定义为:研案,是以教师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如何有效研究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把研究的内容、目标、方法以及指导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到研究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种引导和帮助教师进行问题解决、主动发展的方案。研案的上述定义包含着以下具

3、体含义:第一,研案是以教师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着眼点在于教师“研什么”和“如何研”,所追求的是让教师学会研究、解决问题、主动发展,体现了“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研理念。第二,研案既是对研究内容的安排与研究过程的规划,又是研究结果的预设与研究成果的结合;既是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研究,提高研究能力的工具又是各种研究资源的整合。因此,研案具有教师研修课程的属性。第三,研案中既有教师研究的内容,也有专家(组织者)对教师研究的要求和指导,特别是它将对教师的指导以“有形的文字”渗透到了教师的研究之中,因此,研案是教师的研与专家的导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引导和帮助

4、教师研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第四,研案将教师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加工改造,变成了一个使教师易于进入、易于探究、易于遐想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从而使研究的问题由学术形态变为研究形态[3]。7第五,研案只提供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要求和参考文献,没有具体限制教师的研究思维,因而是为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主动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通道。三、研案的基本内容一份完整的研究一般应有以下内容: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要求、参考文献和研后反思。(一)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是教研的主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不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如何确定教学的重点?”我

5、们把这类问题称为短问题或简单问题。另一类问题就是在短时间内不能解决,必须要花费一定的精力、人力和经历一定的过程才能解决。如,“如何有效实施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经历“学习课程标准、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归纳概括总结”等过程才能解决。这类问题的解决过程就相当于做了一个小的科研课题研究。因此,我们把这类问题又叫做长问题或复杂问题。(二)教研目标教研目标是指研究者教研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任务指向。这里的“任务”包含“问题解决”的任务和“教师发展”的任务。“指向”含有“方向”和“归宿“的意思。一个教研目标就是一个研究向量,它既有确定的研

6、究起点和方向,又有明确的研究层次方面的要求。7由此可见,教研目标是下达给研究者的任务书,是指引研究者的导航仪,是规范研究者的研究行为、自我检测与评价研究效果的依据和标准。(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是将研究问题分解后的一系列子问题。这样分解后的研究内容使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更加明确、具体,具有操作性。例如,“试卷评讲课的评”的研究,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问题“试卷评讲课为什么要评?”,“试卷评讲课评什么?”,“试卷评讲课如何评?”等。(四)研究要求指对研究者提出的具体实施要求,如研究进行的时间、表达方式(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与活动要求(如要求活动有记录和反思)等。(五)参

7、考文献包括参考文献的题目、查阅的杂志或者网站等。(六)研后反思指研究者经历研究活动后在集中进行交流解决研究问题后,对自己研究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和调节自己的研究工作,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四、研案的基本特质(一)主体性7研案是以参研者的视角编制的研究工具,研案中每一部分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目标是教师研究的意向和判断研究进程的基准;研究过程是教师自组织的过程;而研后反思又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认识的过程。研案所追求的目的是:把研究的自主权还给教师,把教研的话语权还给教师,把时间还给教师;“方法让教师探索总结

8、,过程让教师亲身经历,结论让教师自己得出,困难让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