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

《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

ID:56180986

大小:161.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_第1页
《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_第2页
《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_第3页
《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相互作用》测试卷(教师用).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互作用》测试题(一)一.选择题(40分,其中8,9,10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解析:选A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弹簧发生拉伸形变,2.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保持静止,则小球受到的力有(A)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斜面的弹力C.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

2、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以L1、L2表示①②两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C.l2=l1D.l2=2l14.如图,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木块a、b之间有一轻弹簧被压缩,两木块在水平面上都保持静止,a、b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和Fb,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Fa和Fb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若maFbD.Fa和Fb大小一定相等解析:选D 取a、b和弹簧为一整体,由平衡条件可得:Fa=Fb,D正确,B、C错误;Fa和Fb分别为地面对a和地面对b的静摩擦力,不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A错误。5.如

3、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A.mg/kB.2mg/kC.3mg/kD.4mg/k解析:选B 系统最初静止时,以木块A为研究对象得弹簧的压缩量x1=mg/k。B刚好离开地面时,以木块B为研究对象得弹簧的伸长量x2=mg/k。A上升的高度h=x1+x2=2mg/k,故B正确。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与运动方向相反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答案】

4、D7.如图所示,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  )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解析:选D 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由其竖直方向受力分析可知,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等于重力,所以木板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又因为长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推力等于摩擦力,所以推力不变。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8.如图所示,A、B两长方形物块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CD)A.由于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间无摩擦力B

5、.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右C.B对地面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F,方向向右D.B物体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9.木块A、B的重力均为4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Δx=2.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0N的水平力推木块B,如图15所示,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NB.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cmC.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为0D.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N解析:选AD 施加F之前,FfA=FfB=k·Δx=8N;施加F之后假设B没有移动,由平衡条件可得:k

6、·Δx+F′fB=F,解得:F′fB=2.0N,方向水平向右,且有F′fBμ2(m1+m2)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不管F多大,长木板都不会运动。《相互作用》测试题(一)答题卡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

7、910答案二.作图题(14分)11.作出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12.作出摩擦力的方向θmvv轻放v1v2光滑导槽粗糙水平钢板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一起匀速上升匀速圆周运动三.计算题(10分+12分+12分+12分)13.如图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呈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设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