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

ID:56181994

大小:576.9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04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1页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2页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3页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4页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年第6期总第170期No.6。20132013年11月NOV.2013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1989~2009年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刘宏赵阳明瀚翔内容提要: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问卷(CHNS1989~2009)的长期微观数据,引入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衡量指标,从微观实证的角度考察我国社区城市化水平和进程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文章研究发现,社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地增加居民收入,平均来说,社区城市化水平提高10%会导致居民收入增长7%。随着社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对居民收入的短期增长效应会有所减弱。当前我国社区城市化水平与居

2、民收入之间主要呈现出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倒U型。这些经验发现为政策制定者进一步统筹规划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提供了理论与政策依据。关键词:城市化综合指标居民收入非线性影响中图分类号:17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947(2013)06-0060—11一、引言城市化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人口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和状态。从理论上说,城市化主要通过生产和市场的聚集经济效应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生产的聚集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问投入品的规模经济、劳动力市场共享和

3、知识溢出,而市场的聚集经济效应主要表现为购买的外在性(阿瑟·奥沙利文,2003)。沈凌等(2009)通过构建一个二元结构和两部门的模型发现,在达到分离均衡时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村人口比例,有利于优质商品的消费决策和厂商选择,从而可以促进技术创新。然而,研究者也发现,随着生产效率和劳动者技能的提高,城市化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递减,而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成本会有所提高(Martinez—Vazquezeta1.,2009)。例如,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2009)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化可以通过聚集效应提高工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城市化所引起的

4、工资和住房成本上升会对产业竞争力产生负向效应。因此,许多关于城市发展的理作者简介:刘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赵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硕:仁研究生。明瀚翔,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经济学分析和经验证据”(项目批准号:7120324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NCET一12—0993)。由于篇幅所限,部分参考文献略,有兴趣的读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编者注·收入分配·刘宏等:社区城市化水平对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61论文献均

5、假定居民人均收入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Henderson,1974;Black&Henderson,1999;Duranton&Puga,2001)。然而,国际上相关实证文献关于城市化与居民收入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却很不一致。大部分研究者利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研究发现,城市化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聚集作用和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对居民收入或人均GDP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Jones&Kone,1996;Davis&Henderson,2003;Glaeser&Mare,2001)。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对于最大化产出而言,存在—个最优的城市化水平,过高或过

6、低的城市化程度均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Martinez—Vazquezeta1.,2O09)。还有研究发现,城市化仅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过程中所伴随的现象,其本质上并不能对人均GDP产生因果影响(Henderson,2O03)。与我国城市化相关的规范实证研究目前还比较有限,现有的国内文献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研究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沈凌等,2009;金荣学等,2010;赵红军等,2006),尤其是初始经济发展状况居于中下水平的省份(曹裕等,2010)。但是,关于城市化与居民收人之间

7、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仅有一篇理论文献(Songeta1.,2012),研究者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发现,我国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变可以提高农民的福利。然而,可能由于数据的限制,与此相关的基于微观角度的经验分析基本没有。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根据这一指标,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在世界银行(2012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的21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29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1.99%。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城市化率指标实际上是一个人El统计学指标,并不能全面

8、体现城市化水平,也无法有效反映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