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

ID:5618293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_第1页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_第2页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_第3页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_第4页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应用探究综述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关注人类的幸福、力量与最佳机能,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体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心理治疗、教育、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社会领域。本文主要关注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人力资源开发、灾后重建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人力资源开发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48—0220

2、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有关生活意义的研究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1]。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新思潮,主要利用心理学当前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方面[2]。前任APA主席Seligeman在1997年就任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思想,次年他在APA大会上的发言翻开了积极心理学行动的篇章,故Seligeman及其搭档Csikzentm7ihalyi成为了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2000年他们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3]。由Snyder和Lopez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

3、》于2002年的正式出版,宣告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独立[4]。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学不仅得到了西方心理学家的关注,在我国也有广泛的应用。一、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7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一方面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相结合。现今德育教育体系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中,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没有实现良好的育人目标,现在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要素和目标进行整合,使用积极的评价目标和手段,去除消极的目标价值取向,最后形成以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代替疾病的预防目标[5]。另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

4、积极心理学研究相结合,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得以拓展。积极心理学以培养积极情感和塑造积极人格为主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营造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本性得以发展的心理外在环境。因此,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到心理健康课程中,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部分,能够更多地涉及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和提供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福乐体验、自我决定性、乐观、自尊、自信、宽容、同情、慷慨等积极的人格品质[6]。二、积极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积极心理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有三方面的应用。首先,利用积极心理

5、学的理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共同发展。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是以学生的问题为切入点来进行教学工作,因此,教师积累了如何解决学生问题的经验,但却很少关注那些处于良好条件下的学生的发展,从而只注意到了学生问题点却没有寻找学生的优点。当今,课堂教学受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影响,从关注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的教育心理,转向了关注学生自身成长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因此这也成为了达成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并且也是教育自身应该追求的价值核心。心理学的目标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并不单在于改变人心理或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更要帮助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研究发现教师在课

6、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预防学生的行为问题,还要从学生实际固有的积极潜能出发,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品质。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进步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协调并全面地共同发展。其次,积极心理学在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方面予以关注,能够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最后,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方面,积极心理学提供了积极的社会支持[7]。7三、积极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活动中,积极心理学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应用。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在企业的招聘和选拔员工方面,拥有积极观念的人比其他人具有更高的社会道德水平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往往

7、能够轻松地面对工作上带来的各种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便面临不佳的社会经济环境,也能很好地应对。着眼未来的企业组织都期望所招聘的员工具有如责任感、工作热情、勇气、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等积极品质,拥有一股又能对抗问题又能充满活力的积极力量。其次,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员工潜能、开发激励措施、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在于其投身于令自己满意而高兴的活动中去,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理念和乐观主义的心态7。因此,企业正在积极努力地创造一个制度,它能够促进员工自身的积极品质和正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