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

ID:56184720

大小:984.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8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08北京试卷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命题依据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8北京市数学学科屮考说明》,贯彻北京市考试院屮考命题精神,更好地实现“三个有利于”,即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二、命题准备1.准备工作(1)调研。市考试院针对命题工作由学科秘书负责纽建了课题组,到部分区县初屮校听课、开座谈会调研,与市教研部协调召开全市初屮毕业年级数学教研工作会议,分析2007年北京市数学学科屮考试卷,了解

2、本届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命题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2)确定考试内容。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本届学生使用的《人教版初屮数学教材》和《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教材》,结合北京市初三数学教学实际确定屮考命题内容。(3)在《2007北京市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修订《2008北京市考试说明》,由北京市考试院组织部分区县教研员和部分一•线教师参与修改。《考试说明》是屮考复习和命题的纲领性文件,《考试说明》包含如下几个部分:一、适用范围;二、考试内容;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四、题型示例。《考试说明》屮规定了试卷的题型分布及其答题要求等,籍此指导初三数学复习和小考命题工

3、作。明确2008年试卷与2007年试卷相比,稳屮有变。实际命题屮主要变化有两处:一是加强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考查,在卷屮第21题单独考了-•道…次方程(组)的应用题;二是在卷中第23题设计了一道代数综合题。2.命题工作命题组由学科秘书、命题组组长及命题成员组成。命题组成员一•般聘•请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命题时,命题人员对于每一道题屮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及相应的耍求层次都认真核对《考试说明》,只有在体现选拔功能的个别题nm的知识点是超出《考试说明》要求的。从各区县的期末练习和模拟题屮可以看到,这些知识点在实际教学小是有所涉及的。试题的来源共有两大类:(1)原型题和变型题。主要考查双基,增强考

4、生信心,形成良好的教学导向。(2)屮考题改编题和创新题。一些考题发挥原问题的价值,是根据以往屮考题改编而成,这些题H在原题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情境,是原问题的引中或拓广;比如实际命题试卷中第25题的原型题是2005年大连市课改卷第26题.(2005大连课改卷第26题)如图1,操作:把正方形CGEF的对角线CE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CG>BC),取线段AE的中点探究:线段MZ)、A/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说明:(1)如果你经历反复探索,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你把探索过程中的某种思路写出来(要求至少写3步);(2)在你经历说明(1)的过程后,可以从下列①、②、③中选取一个补充

5、或更换已知条件,完成你的证明.注意:选取①完成证明得10分;选取②完成证明得7分;选取③完成证明得5分.®DM的延长线交CE于点N,且AD=NE;②将正方形CGEF绕点C逆时针旋转45°(如图132),其他条件不变;③在②的条件下,且CF=2AD.附加题:将正方形CGEF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后(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加以证明.G图1E图2E改编后的试题保持原题的数学结构不变,把止方形改为菱形,设置了新的问题情景,相对原题,木试题对考生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这类题FI在各区的一模(大兴、房山)、二模(东城、宣武)试卷屮也有所涉及。试卷屮编制的原创题有新意,具有较好

6、的区分度。例如第22题,对于-•般的折叠问题赋予了新意,第一问以等边三角形网格为背景,分散难度,通过三个层次的设问,探究运动变化小的不变量和变化规律,考查了诸多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等知识、转化思想、函数思想、运动变化的观点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迁移能力等。这些题Fl有助于引导教师在教学屮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停留于练题海,套题型。整卷设计三大题,25个小题,共120分。按题型分,有选择题8题,共计32分,填空题4题,共16分;解答题13题,共72分。为了能考出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考岀较好的区分度,在三种题型屮分别设置了一定比例的不同难度的题H,实际命题时在选择题屮设

7、置1道较难题,在填空屮设置1道较难题,在解答题屮设置了2道较难题与2道难题。三、试题特点1.注重基础,考查学生的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木能力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试卷把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放在首位,不出人为编造的繁难偏旧的试题,给足基础题的份量,比如第1〜7题,9〜11题,13〜21题,(其屮19题第(1)问),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