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

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

ID:56194853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9

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_第1页
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_第2页
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_第3页
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章节练习:第12章 章末过关检测(十二) (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章末过关检测(十二)(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9·蚌埠高三教学质量检查)氢原子的能级公式为En=E1(n=1,2,3,…),其中基态能量E1=-13.6eV,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则n和可能发出的频率最小的光子能量分别为(  )A.n=5,0.54eV     B.n=5,0.31eVC.n=4,0.85eVD.n=4,0.66eV解析:选B.根据题意,由能级公式En=E1,

2、当辐射光子能量最大时,E1-E1=-0.96E1,即-1=-0.96,解得n=5;当n=5时,发出最小频率的光子的能量为E=E5-E4=[-0.54-(-0.85)]eV=0.31eV,B正确.2.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中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Bi,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28个中子B.Np经过衰变变成Bi,衰变过程可以同时放出α粒子、β粒子和γ粒子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D.Np的半衰期等于任一个Np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时间解析:选C.Bi的中子数

3、为209-83=126,Np的中子数为237-93=144,Bi的原子核比N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A错误;N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Bi,可以同时放出α粒子和γ粒子或者β粒子和γ粒子,不能同时放出三种粒子,B错误;衰变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7次,β衰变的次数为2×7-(93-83)=4次,C正确;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数原子核不适用,选项D错误.3.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做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C.α粒子与原子核相互排斥,A、D错误;运动轨迹与原子核越近,力越大,

4、运动方向变化越明显,B错误,C正确.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N+He→O+HB.U→Th+HeC.H+H→He+nD.Th→Pa+e解析:选B.α衰变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α粒子(He)的核反应,选项B正确.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        B.1018kgC.1013kgD.109kg解析:选D.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知:Δm==kg≈4×109kg,选项D正确.6.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其

5、中正确的是(  )A.γ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B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解析:选B.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而γ射线是一种光子流,选项A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绕核运动的电子距核更近,动能增大,选项B正确;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内部氢核的聚变,选项C错误;10天为两个半衰期,剩余的Bi为100×g=100×g=25g,选项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

6、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2019·湖北黄冈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B.Th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不可缩短其半衰期解析:选B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但并不能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A错误;据α衰变、β衰变的实质可知Th→Pb+nHe+me,得n=6,m=4,故B正确;β衰变中β射线是由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变形成的,C错误;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只由其本身决定,与外界环境无关,D正确.8.14

7、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14N,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与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小.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B.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D.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解析:选AC.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