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

ID:561960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_第1页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_第2页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_第3页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_第4页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汉礼貌言语行为对比探究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有效工具,而礼貌的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润滑剂。国与国的文化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礼貌原则,在一个国家认为礼貌的言语行为,换成另一个国家可能就会成为忌讳的行为。所以研究不同国家的礼貌言语行为,继而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语用能力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旨在减少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关键词:英汉;礼貌;对比引言本文从Leech的礼貌原则出发,研究在人际交往中言语行为的特点并解析。为了使不同国家的人之间成功进行跨国交流,他从礼貌原则的视角分析英汉礼貌

2、用语的各种相似和差异,比如在称谓、谦虚、隐私和交往等方面的研究,以避免跨国交际的障碍。本研究能够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两种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因此,本文从语用角度诠释其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可以解决因语言误用而引起的英汉文化误解现象,促进跨文化交际。二、理论基础6对于“礼貌原则”的研究,可谓是历史悠久,从早期美国社会学家ErvingGoffman对礼貌的概念的提出,到1973年早期研究礼貌原则的学者RobinLakoff提出的礼貌的三个根本条件:1.不要强加于人。2.给他人与选择。3.与对方友好,让对

3、方感到谈话时身心愉悦。再到之后很多学者对这三个条件提出疑问、检验和更改,使礼貌原则不断的完善。其中GeoffreyLeech的礼貌原则颇有影响力。Leech的礼貌原则包含六大准则:慷慨准则、得体准则、谦虚准则、赞扬准则、同情准则、赞同准则。这些准侧重于使人在交际中彼此感觉到舒服,给人以好的印象,可以说是Lakoff三个礼貌条件的扩展。直到今天,这些前辈们传承下来的礼貌原则仍然在我们的礼貌研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并遭遇了几方面的质疑,比如能否冲破文化的限制、有些原则间是否有交叉、是否过于理想化等等。鉴于以上的不足,近期的研究学者

4、从更多的角度来诠释礼貌原则,如文化、具体言语行为、语境,权势等。比如徐盛恒提出的关注自我,尊重对方、考虑第三方;束定芳和王虹的赞扬或贬低理论,其中他们研究的赞扬、贬低技巧与措词十分受用。6以上前辈对礼貌方面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因语言误用而引起的英汉文化误解问题,以促进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英汉礼貌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1.称谓语(formofaddressing)由于英汉的文化不同,两种文化的称谓语也不尽相同。如果不了解英汉的文化差异,将导致很多误会甚至很尴尬的局面。所以研究差异背后的历史文化根源,对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亲属称谓方面

5、,中国一般可以通过称谓可以判别出来这个人具体指的是谁,而西方则表现的有些宽泛和含蓄。比如在西方当有人说“sister”或者“brother”时,如果不通过上下语境的意思,我们很难分辨他们所称呼的对象是比说话者大还是小。而中国的称呼相比之下则很具体,区分出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很清晰明了。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喜欢把兄弟姐妹进行排行,大哥、二弟等等,而英语许多国家喜欢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许多人甚至直接称呼父母的兄弟姐妹名字,这在中国是比较少见的。在社交称谓方面,英语相比汉语而言,称谓要更多、更具体一些,如在英语中称呼男性用Mr.加姓氏,未婚女性用Mis

6、s.加姓氏,已婚女性用Mrs.加配偶姓氏,如果关系比较亲密可以6直接称呼其姓名;而汉语中直接用先生和女士称呼即可。对于职称+姓氏或名的形式,英语中习惯用在比较高级低位的人身上,比如政界、宗教界、皇室家族等,如PresidentObama、Dr.White等;而汉语里只要有头衔,都可以和姓名一起搭配使用,比如刘老师、李班长。2.称赞语(formofcomplimenting)相比之下,英美国家用称赞语更多、且使用的对象广泛、内容更自由。比如美国人可以自由表达对人的赞美之情,无论遇上熟人还是陌生人,男性当面称赞女性的衣着、外表等被视为有礼貌的表现,对方听了也

7、会格外高兴;然而中国如果男性称赞女性要注重场合、对方的年龄、以及彼此的熟悉程度,不能过于冒失,如果过于冒失,会被人视为轻浮、不正派。所以在中国称赞异性要避免过于个人化的问题。这与中国文化“男女有别”自然是分不开的。当回答别人的赞扬时,中国人通常会谦虚的用“不行不行”、“哪里”等词。而英语国家的人则喜欢用“thanks”表示自己对赞扬的接受。西方人经常用“谢谢”一词,即使是亲朋好友也是。而中国人用“谢谢”要分时候,如果对自己比较亲近的人说“谢谢”,未免显得生分。3.禁忌语(formoftaboo)(1)数字禁忌语6英语和汉语的禁忌数字不同,在汉语里,忌讳“

8、4”这个数字,因为这个数字的谐音和“死”相近,所以在生活中选择车牌号、电话号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