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doc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doc

ID:56196452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9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doc_第1页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一、测量1、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1dm=10-1m、1cm=10-2m、1mm=10-3m、1um=10-6m、1nm=10-9m。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4、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作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分度值是0.1

2、cm,读数应该有2位小数。5、刻度尺的量程:测量的范围。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8、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h=3600s、9、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停表。10、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11、误差产生原

3、因:(1)测量仪器不够精密;(2)测量方法不够完善。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二、机械运动: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的定义: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被选来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3、参照物选择: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没

4、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物选什么。5、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6、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路径是直线;(2)速度不变;(3)任何时刻的速度相等;(4)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5)实际生活匀速直线运动是没有的。7、速度的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或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8、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体量。9、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符号m/s,交通运输中的常用单位:千

5、米/时,符号km/h;速度单位的换算:1m/s=3.6km/h10、速度公式:=s/t,其中:s—路程,t—时间,—速度。当s用米(m)作单位,t用秒(s)作单位时v的单位是当米/秒(m/s);当s用千米(km)作单位,t用时(h)作单位时v的单位是当千米/时(km/h)t总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总时间,包括那段路程上不运动的时间。s总s总s总s总11、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路程:s=t;求时间t=。t总V=15、平均速度公式16、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17、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和秒表(停表)。18、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1)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

6、过的路程s和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t;(2)用原理公式=计算出速度。t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