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

ID:56203673

大小:5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1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2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3页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二课:《天气日历》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2.一般

2、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3.气象学家根据

3、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小学科

4、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2.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3.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

5、用手直接取用。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如:胶水、醋、酒精能溶解在水中。2.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3.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

6、: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  1.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2.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加热可以使食盐水

7、蒸发更快。2.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等噐材,用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3.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一般用外焰给物体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4.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下次使用打不开灯帽。《资料库》海水里蕴藏着丰富的盐。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听听声音》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3.敲击大小

8、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由物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