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

ID:56206622

大小:51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21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_第1页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_第2页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_第3页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_第4页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旦大学“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学术周主题演讲2007以心为本: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作者简介:申荷永,心理学家。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澳门城市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心理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心理治疗师,IAAP暨ISST中国发展组织负责人,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创办人,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CAAP)主要创办人,国际意象体现学会(ISEI)主要发起人之一,美国社会问题心理学研究会(SPSSI)资深国际会员,“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国际论坛”主要组织者

2、,爱诺思(Eranos)基金会“东西方文化圆桌会议”(1997,2007)主讲人。很高兴与我们国际分析心理学会主席克瑞斯迪安·盖亚德(ChristianGaillard)一起,参加复旦大学的心理文化月。我的报告题目是“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这也是我们复旦大学“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周”学术活动的开始。我想用这样三个部分,来为大家呈现有关“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内容:介然有知:为心理学寻心;感应心法:心理分析的方法及其内涵;以心为本:心理分析的意义及其实践。介然有知,行於大道:为心理学寻心“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是

3、《老子》第五十三章的章句,我曾把它用作我的《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引论的题目。对于“心理分析”,我可以用这样一段话来作一种概括性的介绍: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一种有效的心理分析理论,包括方法与技术,是我们的期望与努力。这种心理分析不仅可以运用在个体临床的水平,起到基本的心理治疗的作用;而且能够帮助人们心理的发展与创造,增进心理健康,发挥其心理教育的意义;同时,心理分析还可以在认识自我与领悟人生意义的水平上,获得自性化体验与天人合一的感受。这是对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心理分析的基本概括,它不仅只属于在个人心理层

4、面的工作,而且将始终关注社会和文化的心灵,关注文学艺术与广泛人文学科中所包含的心理需要。正如标题所示: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将以心为本。而这种以心为本的思想,却包含了一种漫长的寻心的过程,寻求心理学之心的意义的过程。当我作为研究生开始心理学的学习的时候,最初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呈现给大家,看看大家的反应。“心理学”是“外来语”,你能服气吗?“‘心’理学”是翻译错误,你能理解吗?你是学心理学的,你能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吗?在我们一些汉语大词典中,心理学被注明为“外来语”,是从日文的“心理学”借用或“引进”的。所谓的外

5、来语,则包含着这样一种信息,既我们本来没有心理学,心理学纯属一种舶来品。其实并不尽然。关键在于我们对“心理学”做如何的理解。这样一种最初的想法,一直伴随着我的心理学学习。去年在清华大学有第28届世界科学史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的40余位心理学家史家讨论“科学心理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我的报告题目是“心理学在中国文化与社会环境中的发展与变化”。其间遇到来自日本的2位学者,我向他们求证这样一种看法,最初看似用日文“心理学”翻译了英文“psychology”的西周(NishiAmane)先生,本人自幼学习儒学,精通中

6、文。他所选择的翻译本来就是中文的“心理学”,或者汉字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意义,而非后来被国内的学者所称的日文的心理学。1989年,当我完成了心理学的研究生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所从事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是采访国内20余位资深的心理学家,我想了解我们中国心理学是如何形成的,其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我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中国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采访的对象包括陈立、周先庚、高觉敷、潘淑、左任侠、胡继南、林传鼎、广师大……邵瑞珍、王稣、陈仲庚、邵郊等。我会对每位采访者都问这样一个问题(我称之为共同性的保留问题):你认为我们为什

7、么用“‘心’理学”来翻译西方的“Psychology”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西文的psychology与我们的“心”并没有联系)。当时得到的回答,基本上被解释为这属于一种误译。理由是我们古代的中国人,尚不具备现代的科学知识,不知道脑的思维机制,而误用“心”代替脑。尽管是“理智”上我能接受老师们的这样一种解释,但“感情”上仍然不能接受。记得我当时写下了这样的笔记:“我不认为心理只是大脑神经的暂时联系,也不认为情感就是心脏的跳动;在我所理解的心理学中,应该包含着更为深刻的真正属于心理学的意义。”换一种说法,若是

8、翻译对了,若是我们的古人也科学了,那么心理学就应该成为“脑理学”了。你能想象用“脑理学”来代替“心理学”吗?实际上,这决非是咬文嚼字,而是涉及到了对“心理学”的本质性的理解。后来,我也做了心理学的老师。常常听到有学生被问到一些很有趣的问题。比如,“你是学心理学的,你能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吗?”颇具挑战的意味。每遇这种情形,我会对我们的学生说,我们可以诚恳地告诉人家,尽管我们是学习心理学的,实际上我们也并不知道你心里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