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ID:5622820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0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_第1页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_第2页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_第3页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_第4页
资源描述: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定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一、身份识别措施(腕带使用规定)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2.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腕带”由病房主班护士负责填写,主班和责任护士双人核对后由责任护士给患者佩戴,

2、“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若损坏需要更新时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一、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

3、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2.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3.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待患者病情、用药、静脉通路、皮肤等有关情况,并做好交接记录。4.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5.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6.如

4、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7.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腕带进行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8.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责任护士核对后取下。二、关键科室间患者交接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交接流程,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1.急诊与手术室

5、交接程序医生开出医嘱,护士收到并确认;通知病人办理入院手续;佩戴腕带;与医生确认是否通知麻醉科及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整理病历;等待通知;与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交接登记。2.急诊与ICU交接程序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信息;通知ICU护士;等待ICU通知;准备抢救用物品;认真与ICU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双人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病情一般资料、皮肤、置管等情况,填写交接记录单,双人签字,无误后方可离开。3.急诊与科室交接程序医生开具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身份后;通知病区主班护士;准备物品等待通知;转运前评估病情;与接收

6、科室护士详细交接班。4.手术室与科室/ICU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程序术前交接:科室护士认真查对“腕带”信息,做好术前准备;核对手术交接核查表;准备病历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科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双人核对并记录。术后交接:术后手术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科室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科室病房;手术室护士按“腕带”信息与病区做好病情、药物、物品的交接;评估病人后科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在交接记录上双人签字,交接无误后方可离开。1.科室与ICU交接患者程序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责任护士与I

7、CU护士双人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科室患者与ICU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