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

ID:56228751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2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_第1页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_第2页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_第3页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_第4页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生物学(下)总复习纲要《北师大版》2011年6月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可提供能量(肉类等)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谷类等)脂肪:供能物质(备用能源物质),可调节体温(花生、芝麻等含脂肪较多)水:细胞主要组成成分,占体重60-70%,人体各种养分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无机盐:占体重4%左右,如钙、磷是骨骼成分,缺乏会得相应疾病。缺钙得佝偻病;铁是血红蛋白成分,缺少得贫血病。维生素:VA-增强抵抗力,维持正常视觉(夜盲症)VB1-维持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等(脚气病)VB2-促进生长发育,增强

2、视力(口腔溃疡、皮炎、舌炎等)VC-维持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坏血病、牙龈出血等)VD-促进钙、磷吸收,骨骼发育(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则呈现褪色反应。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口腔、咽、食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3、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消化概念: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体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可分为物理性消化(只是改变食物的形状、大小等)和化学性消化(改变食物的性质与成分)消化过程:口腔――牙齿切断、撕裂、磨碎食物,舌头搅拌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咽、食道――基本无

3、消化作用,起通道作用;胃――呈囊状,暂存食物功能。分泌胃液,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进行初步消化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有肠液、胰液、胆汁,使淀粉酶麦芽糖酶葡萄糖蛋白质酶氨基酸脂肪胆汁脂肪微粒酶甘油+脂肪酸大肠: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肛门:排出粪便吸收概念: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吸收过程:口腔、咽、食管几乎不吸收营养胃――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小肠――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特点: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①很长,5-6米;②具皱壁,增加消化、吸收面积;③具小肠绒毛,增大吸收面

4、积;④毛细血管壁、绒毛壁薄,易于吸收。4、合理营养:做到均衡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类、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清淡少盐;饮酒限量等;符合膳食宝塔要求。5、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①血液、②血管、③心脏①血液血浆――淡黄色,占血液量一半,90%以水为主,具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的作用。血细胞8红细胞:红色,无细胞核,呈圆周饼状,内有含铁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其特点是:氧气多时容易结合,氧气少时容易分离,所以能运输氧气,也能运输部分二氧化碳。男子:5×1012个/L,女子:4.2×1012个/

5、L白细胞:个体形态多样,有细胞核。可吞噬病菌,具防御保护作用。脓液由死亡的白细胞构成。血小板:不规则,最小;无细胞核;具止血、加速凝血功能。(血液凝固时是由液态的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纤维蛋白原,周围析出的液体呈淡黄色;叫做血清)血液类型:动脉血――含氧高、血液呈鲜红色;静脉血――含氧低、血液呈暗红色;贫血: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补蛋白质丰富和铁丰富的食物)血液功能:运输作用、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等;血量:占自身体重7-8%;失血10%以内无碍,30%以上有生命危险;输血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受血者红细胞凝集,阻碍血液循环;血型:A、B、A

6、B、O②血管动脉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按近心端止血)静脉血管――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静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连接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小,薄);③心脏血液流动的动力;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两肺之间,状若拳头大小;结构上具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膜,防止血液倒流。1、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示意图图解:2、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由大量肺泡组成,

7、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人体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并是释放能量的过程。意义:释放能量,维持体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呼吸运动: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叫做呼吸运动,它实现了肺通气。呼吸四大过程:①肺通气: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也叫做呼吸,包括:(胸腔腹腔膈肌示意图)吸气:肌肉(肋间肌与膈肌)收缩,胸腔增大,肺体积增大,气压下降,气体进入;呼气:肌肉(肋间肌与膈肌)舒张,胸腔缩小,肺体积减小,气压上升,气体排出;②肺泡内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实现,气体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的方向,

8、直至平衡;8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进入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红细胞运输氧气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