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ID:5623469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宝得中学:王春红现象: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在我们一定调查中,却发现有8%的学生有厌学的现象或曾经厌学过。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怀着无所谓或厌恶的态度。问题:中学生厌学主要表现在:一、堂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违反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不完成作业。二、经常迟到、早退、旷、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持有抵触情绪。三、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诊断: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主观原因:1、由于自

2、身比较懒惰,怕苦怕累。许多中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一看到书本就头痛,这一点是引起中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2、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许多学生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而家长“望子成龙”企望过高、要求过严,这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二、外在原因:1、社会因素。现今社会娱乐场合过多,如电玩城、旱冰场等,黄色化又冲击市场,学生受不住这些因素的诱惑而分心,导致厌学。2、家庭因素。部分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湖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还有的父母不管教

3、或不善于管教,强制或逼迫子女学习,而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3、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当,如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不当,如搞题海战术。堂枯燥无味等。当然,师生关系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解决: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解决厌学现象问题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这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多管齐下。1、从学生个人角度讲,首先应认识到学习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立国、强国的需要等。在此基础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控能力。其次要端正自

4、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2、从家庭角度讲,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给孩子起表率作用,要尽量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平等、民主、关爱、和睦的环境下,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学习中去。3、教师是帮助学生改变厌学情绪的关键因素。首先,教师要排除学生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主要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多让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获得成绩的机会。给他们

5、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诱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学们的赞扬促使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要下苦功夫学”。其次,寻找学生闪光点,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对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捕捉此类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这些学生的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契机。当然,在表扬厌学学生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树立正确的舆论向导和良好的学风。再

6、次,享受成功喜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表现欲望”和“成功需求”也越越强,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提过高的要求,要从其爱好和特长入手,选取一个一经努力即可实现的目标为突破点,帮助、指导他们获得成功,使其体会到成功后的充实和快乐,进而再提出新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几经循环,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厌学情绪,又可以使他们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作为教师要狠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避免重复、无为的劳作,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