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

ID:5624282

大小:3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0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影响因素探究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各有优势与不足,三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在实践过程中,课程的形态及目标、课程实施主体和课程实施环境都会影响到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基于此,为了优化课程实施取向,应多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允许差异化的课程实施取向,倡导以忠实为基础的三种取向的融合。课程实施取向影响因素伴随着新课改实验的不断推进,课程领域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对课程实施取向影响因素的探讨,有助于教师及相关领导正确认识课程实施基本取向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从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三种取向,而不是

2、一味地采取其中一种。本文在探讨了影响课程实施取向选择因素的基础上,归纳了对当前课程实施取向的启示,以期对课程实施取向的实践有所裨益。一、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920世纪60年代末,始于美国、影响全球的“学科结构运动”的失败,引起了人们对课程变革的深刻反思。在此过程中,课程实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焦点。由于课程实施取向的选择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因而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大致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辛德尔等人提出的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以及创生取向;另一种观点是侯斯提出的技术观、政治观和文化观[1]。长期以来,我国

3、课程学者主要采用了前一种观点。鉴于此,本文将对辛德尔等提出的课程实施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以及创生取向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追求最大限度地忠实于课程计划原本意图,严格按照课程方案所规定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完成课程编制者所安排的任务。根据这一取向,预期课程方案的实现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反之,则课程实施越失败。在这种取向下,课程计划专家始终处于领导者地位,他们设计的课程计划被看作是完善的;而教师则处于被领导地位,他们不能对课程方案作出变革,只能按照专家的意图忠实地执行。这种取向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备受青睐,因为通过忠实取向的

4、课程实施有利于建立课程计划和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的联系,为评价课程计划优劣、改进课程方案提供反馈意见[2]。但长期的实践证明,作为实践主体的教师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作出适当的调整,因而绝对忠实的课程实施是不存在的。9相互调适取向看到了课程及其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对课程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以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效果。在调适取向下,教师不再是被动地一味服从于课程计划,转而成为课程实施的积极协调者。这不仅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课程实施个性化且富有创造性,而且还需要课程专家赋予课程方案一定的张力,留出

5、空间,让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评价方式等作出适当的调整[2]。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相反,创生取向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师不再是既定课程方案的消费者,转而成为了课程开发者。在创生取向下,课程计划不再是带着教师一步一步往前走的领头羊,变成了师生共同创造课程的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主动建构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消弭了课程专家的权威地位,师生成为了课程创生的主体,更加注重课程与师生实际经验的相互融合。纵观三种基本的课程实施取向可以发现,任何一种取向都有其特定的优势与不足。那么,在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应当如何选择?调适取向

6、或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是否一定具有普适性?在调适或创生课程方案时是否应该有个度?又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事实上,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是根据个人的理解和感觉去把握,从而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对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二、选择课程实施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9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似乎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很少有人再主张课程实施要忠实于课程计划。毋庸置疑,创生取向对于突破传统课程实施观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应该看到,完全摆脱课程计划的限制无疑会导致课程的混乱,影响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实际上,具体的教育情境是

7、复杂多变的,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课程实施的价值,三种取向都是必要的,但各有各的适应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课程实施取向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1.课程形态及其目标9对于课程实施应该采取什么取向,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不同形态的课程及其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实施取向[3]。例如,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分科课程,其目标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这类课程应以忠实取向为主,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以及师生需要辅之以适当的调适,灵活地使用教材;而对于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活动课程则主要采取创生取向,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师生

8、的创造性,建构相融的生活经验以及教育经验。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赶时髦,在学科知识教学中因错用创生取向而耽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