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

ID:56245842

大小:8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4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_第1页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_第2页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_第3页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_第4页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好一节课的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怎样上好一节课一:精彩的引入是成功的开始二:科学的讲解是成功的保障三:精心的设疑、有效的提问是教学的核心四:有效的落实是教学的保证一:精彩的引入是成功的开始,科学的讲解是成功的保障话题一.新课引入主持人:新课引入是一节成功课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它犹如一台戏剧的序幕,富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的任务,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主持人:新课引入都有哪些形式?第一种形式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这样可以做到目的明确,任务清楚第二种形式一以趣导学,活跃气氛,促进思考;第三种形式一巧设悬念,疑中开拓,难中悟理;举例:通电螺线管磁场一手的魔法,会升降的羽毛(视频大赛张霞

2、2分51秒)探究电磁铁磁性一魔术(王国成酒瓶悬空视频)(2分钟)第四种形式一一精彩实验,激发兴趣,能集中注意,以物明理;第五种形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到更亲切第六种形式:幽默加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举例:磁场(09大赛长春王显锋受感应汽车)主持人:(总结)通过以上介绍,我们认为新课引入应当遵从以下原则:1、思想性原则,即寓教于学,在引入的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2、整体性原则,即引入的内容、方法要和研究的内容有机结合,与教学要求和目的相同一。3、目的性原则,即引入的内容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安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求知欲,承前启后,而不能哗众取宠,华而不实。4、科学

3、性原则,即引入的内容、事例背景材料,必须准确、清楚,既要符合科学,真实可靠,还要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展开学习活动。5、启发性原则,即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把只是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中去。6、肖•观性原则,即创设物理情境耍肖•观、生动。可有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一段录像、一个画面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构成鲜明、确切的表象,为接受新知识,渲染一个好的氛围,引人入胜。7、针对性原则,主要针对学生的特征、基础水平、学习的前概念,知识的储备借况利能力层次,有针对性的选择引入方案。8、趣味性原则,引入新课时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兴

4、奋感,能使学生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话题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的引入及讲解主持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和核心,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掌握和应用物理规律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能否达到最伐效果,精彩的引入是基础。(-)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引入要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在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概念的抽象难懂,学生认知又是从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耍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把学生带到“剧情”中学习。(二)概念和规律教学的引入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实验是认识物理的基础,实验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实验是使学生形成科学

5、态度的重要过程,实验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室培养心押技能和操作技能的重要实践。二:精心的设疑、有效的提问是教学的核心主持人: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婆表现之一。教师通过设疑,为学生制造“愤”、“楼”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粟与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话题一:设疑的方法1、利用生活经验设疑一一肖接利用课题设疑,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举例:“阿基米徳原理”教学(李)3分钟问题1: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水面上,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生活经验,因为木块轻铁块重)问题2:把10N的木块和10N的铁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浮上來,铁

6、块却沉下去呢?(生活经验解释不了,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利用预料之外设疑一一即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Z外,激发学生求知欲。3、利用重点难点设疑一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举例:铁块在水中下沉,用铁做成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李(3分钟)4、利用衔接联系设疑一一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达到承上启下、沟通知识、辨别联系和区别。举例:电磁感应,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磁能不能“生”电呢?李2分钟5、利用实验现象设疑一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巧妙设置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实现象中产生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6、利用比较判断设疑一一比较相同相似、相反相显,用于求斤,提高

7、学生抽彖概括,掌握规律的能力。7、利用谬误结论设疑一一与正确观点、答案相勃,接触谬误,通过议论辨别,达到恍然大悟、清醒头脑、唤起警觉的冃的。举例: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头脑屮都有一些根深蒂周难以纠正的错误概念,教学中利用这些易错易混的问题进行设疑,能够学生留下深刻的印彖。例如:1、用力推物体,物体就运动,不用力推物体,物体就停止运动。由此可知,运动的物体是否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是不是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不是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受的力就越大?2、滑动摩擦力是不是一定阻碍物体的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