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

ID:5625199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_第1页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_第2页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_第3页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_第4页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陈皓勇:此生和科学探究相守  年轻的相貌,奔放的活力,陈皓勇的外表很难让人联想到他从事科研的“年龄”。然而,与电力科研事业结缘的近20年,他在电力系统运行、规划、控制、智能电网、电力市场等不同领域取得了诸多傲人的成绩。陈皓勇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863计划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近100篇,所发表论文被国内外电力系统、人工智能、经济管理和量子物理等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引用1500余次,研究成果在我国电力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曾获教育部2008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

2、西安交大种下科研理想的种子1990年,陈皓勇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并在这里学习、工作长达16年,度过了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期,也在这里种下了此生与科学研究相守的理想的“种子”。西安交通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为他日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1992年,陈皓勇以优异成绩选择了本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4年,他结识了刚从日本归国的著名电力系统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教授,从此跟随王锡凡教授学习、工作长达12年,在王锡凡教授的引领下真正跨入了电力科学的大门。1995年,陈皓勇以优异成绩成为王锡凡教授的研究生,从事电力系统优化调度、优化规划和电力市场等领域的研究,王

3、锡凡教授强调创造性的培养,对研究方向的把握更重于具体指导,对学生科研工作的启发更重于直接参与,使他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科研能力得到了真正的锻炼。2000年,在王锡凡教授的鼓励下,陈皓勇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除担任专业主干课“电力系统分析”等的教学工作外,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王锡凡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并且自己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参与了《电力市场基础》新教材的编写。62006年,陈皓勇受聘为华南理工大学“百人计划”,在这里又得到了中国工程院李立浧院士等老一辈电

4、力科学家的关心和支持。除继续前沿理论研究外,更找到了科研成果的良好应用平台。在华南理工大学,陈皓勇除继续担任“电力系统分析”的教学工作外,还创造性地开设了“电力市场概论”、“电力经济与管理导论”等一系列新课程。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重大专项(子题)、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并且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陈皓勇还承担了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公司等企业的一系列重点项目,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期间,陈皓勇拓展学科领域,融合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和能源相关学科的优势,先后参与筹建华南理工大学

5、“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等的筹建,也翻开了个人事业新的一页。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陈皓勇仍然不忘母校,和西安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科研合作,联合申请了国家重大项目,和王锡凡院士等共同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即将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在电力系统优化领域奋勇开拓严谨的科学态度、力求卓越的学术精神,一直是陈皓勇的科研准则,而重视交叉学科发展和基础前沿研究,则是陈皓勇的科研特点。陈皓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电力系统机组组合的协同进化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并将其推广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电力市场决策等多个领域。6协同进化算法借鉴自然界中的协同

6、进化机制,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多个物种相互作用,共同进化,从而使整个系统不断演进。将工程应用领域待求解的问题映射为生态系统,以生态系统的进化来达到优化问题求解的目的。协同进化算法为电力系统优化提供了新途径,也为解决一般复杂工程系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基础算法。电力系统机组组合问题的协同进化算法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普遍认为该方法作为传统进化算法的扩展,具有解决更复杂问题的能力。陈皓勇将“协同进化算法”进一步拓展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问题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他还将协同进化算法应用于寡头垄断电力市场的模拟和分析,并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开辟了电力市场仿真建模的新方向。电力系

7、统作为典型的分布式大系统,其规划和运行中的很多优化问题都是大规模、离散、非线性的,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求解。陈皓勇系统地研究了基于大系统随机与离散优化理论的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模型及算法。6在电力系统规划方面,他提出了基于改进Lagrangian松弛法和随机生产模拟的电源规划模型和算法,发展了基于多目标(协同)进化算法的输/配电网规划;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面,除提出机组组合问题的协同进化算法外,在国际上较早地提出基于鲁棒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