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

ID:56252509

大小:7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_第1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_第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_第3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_第4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西医综合大纲I考查目标西医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屮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耍求学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木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5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15%病理学约15%临床医学约50%

2、其中内科学约30%外科学约20%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型题151^18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2.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3.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

3、白耦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耍的产生机制。4.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7.骨骼肌的收缩、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止血栓的溶解。5.AB0和Rh血型系统及

4、英临床意义。(四)血液循环1.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2.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3.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肌收缩的特点,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7.心脏及血管的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8.心血管屮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

5、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9.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10.局部血流调节(自身调节)。11.动脉血压的短期调节和长期调节。12.冠脉循环和脑循环的特点和调节。(五)呼吸1・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3.肺换气的基木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5.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的形成

6、。6.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六)消化和吸收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3.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口I盲括约肌的功能。5.大肠液的分泌。排便反射。6.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7、1.食物的能量转化。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临床的简化测定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八)尿的生成和排出1•肾脏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水、HC0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

8、酮系统对尿生成的调节。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英测定的意义。7.排尿反射。(九)感觉器官1.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3.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咅频率的分析。4.前庭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