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

ID:562548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_第1页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_第2页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_第3页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_第4页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额尔古纳地区金和多金属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探析  [摘要]额尔古纳地区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的中段,成矿类型在北部隆起区主要以金为主,南部坳陷区以铅锌银为主,中部过渡区以铜为主,次为金及多金属。通过对本地区矿床(点)的成矿时代、控矿地层、控矿构造、控矿岩浆岩等的研究,以及对已知金及多金属矿床(点)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类比,划分了金及多金属成矿区带总结了成矿规律,为下一步该区的地质找矿指出了方向。[关键字]金及多金属成矿特征找矿方向额尔古纳[中图分类号]P5[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100-21区域成矿背景7额尔古纳地区位

2、于内蒙古自治区产东北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内蒙东部重要的有色﹑多金属矿产地。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额尔古纳地块之上,为额尔古纳地块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额尔古纳隆起的组成部分。额尔古纳地块东南以得尔布干断裂与鄂伦春晚古生代中期增生带相邻,北界为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的西段东南深断裂,向西应到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向东与上黑龙江盆地接壤。该区域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中生代又受到了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1.1区域地层区内额尔古纳隆起的结晶基底由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Pt1x)、新元古界南华系佳疙瘩组(Nhj)组成。兴华渡口群原岩为一套活动

3、陆缘裂陷构造环境形成的中基性、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复理石建造。佳疙瘩组原岩则为一套稳定条件下的滨海、浅海相泥砂质沉积岩组合。古生代地层由额尔古纳河组(Ze)、下奥陶统七卡组、上志留统伊诺盖沟组(S3y)、下石炭统红水泉组(C1h)和莫尔根河组(C1m)组成,为浅海相--滨海相沉积。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早期(早石炭世)为盖层沉积阶段,中侏罗统为陆相碎屑岩建造,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为陆相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建造。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主要分布于得尔布干断裂附近及其以南地区,这套火山岩地层从下至上可划分为塔木兰沟组(J3t)、上库力组(K1s)、伊列克得组

4、(K1y),其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塔木兰沟组(J3t)、上库力组(K1s)。1.2区域构造7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体,褶皱构造不明显。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以北东和近东西向为主。断裂构造对本区有色、贵金属矿床的形成起主要控制作用,表现在北东--北北东向深大断裂控制了中生代火山--侵入岩浆作用的展布,而次级断裂或断裂构造交汇部位往往控制了火山--侵入穹隆构造及火山机构的发育,控制了矿床的形成。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断裂构造有:得尔布干断裂:系蒙古境内中蒙古深断裂之东延断裂,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北东向及其派生的北西向断裂,主要受得尔布干深大断

5、裂控制。额尔古纳河断裂:在本区呈北北东向展布,基本与额尔古纳河展布方向一致。该断裂对中生代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和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哈乌尔断裂:该断裂自黑山头,经恩河、自兴屯向东北延伸。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主要有恩河--卡米奴什克断裂、向阳屯--下护林断裂和建设屯--苏沁断裂等。1.3区域岩浆岩和本区有色、贵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为中生代花岗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三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以花岗岩类侵入为主;三叠纪--早侏罗世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系列,该系列花岗岩在整个地区均有分布,该期花岗岩类的侵入受断裂控制明显

6、,往往侵入于NE向断裂与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正长斑岩、流纹斑岩等。2矿床、矿(化)点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2.1成矿时代7本区内大部分矿床、矿(化)点都与中生代(尤其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侵入岩、次火山岩、火山岩密切伴生,如虎拉林金矿、小伊诺盖沟金矿、下吉宝沟金矿、得耳布尔铅锌(银)矿、二道河子铅锌(银)矿、下护林铅锌矿等,由此推测,其成矿热源来自中生代的火山--侵入岩浆。下吉宝沟钾化、黄铁矿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钾长石变斑晶的K--Ar年龄为137.3+6.1Ma;二道河子岩体同位素年龄为110--111Ma

7、;虎拉林花岗斑岩含矿岩同位素年龄为135.5Ma。含矿岩同位素年龄和矿化蚀变年龄,也说明本区内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期为中生代,且主要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2.2区域矿床、矿(化)点空间分布特征该区的成矿作用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有色、贵金属矿床、矿(化)点在成矿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从已发现的岩金矿(点)、砂金矿和绝大多数金异常均分布在哈乌尔断裂以西及莫尔道嘎以北,大面积前燕山期花岗岩和前中生代地层出露的隆起区,铅锌(银)矿床、矿(化)点和绝大多数铅锌(银)异常主要分布于得尔布干断裂的西北侧的次级坳陷中,铜多金属矿(化)点则分布于两者之间的

8、过渡部位。总体上,由南东向北西(也就是从坳陷区向隆起区)呈现出从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