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小结.doc

自控原理小结.doc

ID:56264105

大小:24.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04

自控原理小结.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自控原理小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被控对象的某个被控量自控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的过程。自动控制科学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2、1948年维纳提出了《控制论》,至此形成了完整的控制理论体系。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基础,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现代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具有高性能、高精度和多耦合回路的多变量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3、反馈控制原理:指用被控量的反馈信息,不断修正被控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任务。4、对系统被控量变化全过

2、程提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样的,归结为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即快、准、稳的要求5、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有:单位阶跃函数、单位斜坡(速度)函数、单位加速度(抛物线)函数、单位脉冲函数和正弦函数。6、如果一个闭环极点离虚轴最近,周围无闭环零点,其它闭环极点又远离虚轴。这个极点在系统的时间响应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称为闭环主导极点。7、(1)具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PID控制器,是工业控制中常用的有源校正装置。Proportion比例,Integral积分,Differential微分(2)PID控制器不仅

3、能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样也能够用于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通常,使I部分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低频段,以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使D部分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中频段,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3)P控制器,实质上是一个具有可调增益的放大器。不影响相位,提高系统开环增益,可减小系统稳态误差,提高系统控制精度,但会降低系统稳定性,甚至使闭环系统不稳定。很少单独使用。PD控制器中的微分控制规律,能反应输入信号变换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增加系统阻尼程度,改善系统稳定性。串联校正时,增加一个—1/的开环零点,使系统相角裕度提高,有助于

4、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微分控制作用(D)只对动态过程起作用,对稳态过程无影响,且对噪声非常敏感。一般不单独使用。I控制器(具有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可提高系统型别(无差度),有利于稳态性能提高。但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信号产生90°相角滞后,对系统稳定性不利。PI控制器(具有比例-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8、香农采样定理:如果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带宽,并且有直到Wh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圆满地从采样信号e*(t)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需满足:T(最大采样周期)≤2

5、∏/2Wh,即Ws(最低采样频率)=2∏/T≥2Wh9、Z变换是从拉氏变换直接引申出来的一种变换方法,实际上是采样函数拉氏变换的变形。因此,Z变换又称为采样拉氏变换,是研究线性离散系统的重要数学工具。10、经典控制理论建立了代数判据、奈奎斯特判据、对数判据、根轨迹判据来判断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但不适于非线性、时变系统。分析非线性系统稳定性及自振的描述函数法,要求系统线性部分具有良好的滤除谐波的性能。李雅普诺夫的稳定性理论更具有一般性,不仅适用于单变量、线性、定常系统,而且适用于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系统。李雅普诺夫第一法

6、(直接法):指利用线性系统微分方程的解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李雅普诺夫第二法(间接法):首先利用经验和技巧来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而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来判断系统稳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