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ID:5627680

大小: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20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1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2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3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4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识记下列基本史实: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⑵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的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⑶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的影响。2、情感态度价值观:

2、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意识。二、教材分析:1、内容: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必修一第三单元第16《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识记下列基本史实: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史实。⑵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

3、的成因;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⑶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的影响。2、情感态度价值观: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意识。二、教材分析:1、内容:本节共三个子目,其中第一子目“全民族的抗战”是本的中心问题。中国的抗战是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全民族的抗

4、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政治局面看,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战争态势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是其显著的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对日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它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是在政治上保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致破裂,在军事上保证了抗日战争成为一场全民族抗击日寇的持久战。第二子目“日

5、军的滔天罪行”,记录了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深入学习此目,用史实揭露日军侵华时期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史实的态度,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捍卫世界和平。第三子目“抗战的胜利”,本子目介绍了百团大战和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内容,通过学习明确日本发动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2、重点、难点重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3、教学定位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近代历史上所进行的一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民族自卫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保卫战。《抗日战争》这节里,从三方面描述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艰苦历程。第一目“全民族抗战”阐述了日本帝国主义逐步扩大侵华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然后进一步阐明了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抗日战场的情况;第二目“日军的滔天罪行”则通过三个事例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淫掠的强盗暴行;第三目“抗战的胜利”,先以百团大战和

7、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为例,描述了中国军队在国内外战场英勇抗日的情景,紧接着概述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意义。在教学中,要利用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人民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和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教学准备教师:①搜集与抗战相关图片、资料、影视信息等,制作多媒体。②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题目是1、你对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你最想了解抗日战争中的哪些知识。2、你希望老师如何讲述抗日战争这一。③总结、分类学生的答案,作为教师备的依据。学生:①前预习《抗日战争》,按照教师的要

8、求进行研究性学习。②有条的同学利用网络搜集与抗战相关的材料③感兴趣的同学可撰写历史小论。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积极参与到堂中去四、教学过程第二抗日战争导入: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国人普遍的心态是又爱又恨,“爱”这个国家生产出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汽车等,在我们尽情挥霍我们的人民币支持日本经济的同时,却又难以割舍上百年的民族仇恨,谈到“中日关系”,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