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

ID:56278329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5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_第1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_第2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_第3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_第4页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设计题解题思路实验设计是题是目前高考的热点和重难点所在.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一般可遵循以下思路进行: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方法---设计实验步聚---预测(预期)实验结果---检查纠错。一、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就是指所要设计的实验试图发现或解决什么问题,它是整个实验的中心所在。依据实验目的可将实验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探究性实验。探究者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性以及其它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结论的实验方法。由于探究者在实验前提出的假说往往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也是不确定的,仅仅

2、把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考虑在内,再由各种现象来推测出最可能的实验结论,而事实上最后真正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结论都只有一种。如:“探索小白鼠在低于适宜温度的条件下能量代谢情况”、“探索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死的大豆种子和活的大豆种子谁的吸水力强”等等。第二类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者在实验前已经知道了相关的实验原理,并对实验现象已经形成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比较确定的假说,再通过具体实验来验证相应的生物学现象或事实的实验方法。由于实验者在实验前大都已掌握了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因此,对实验结果的和预期往往是唯一的。如:“验证镁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

3、”、“验证Ca2+在血液的凝固中具有重要作用”、“验证脊髓的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等。第三类是设计一种程序或模型,如“设计一个育种程序”、“设计一个生态瓶”、“设计一个生态农业模型”等,这里不再赘述。明确实验目的十分重要,它可以说是一个实验能否设计成功的关键。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之后,遇到这样一道题,“某山区有一条小溪,水质清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该水质是否受到粪便的污染”。结果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明确实验目的,将实验设计为“鉴定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其实该实验只需将待检水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上恒温培养,观察有无深紫色的大肠杆菌

4、菌落产生即可。二、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以后,就要依据实验材料,恰当地确定实验原理,它是实验结果判定的依据。在大脑中快速提取存储于大脑中的常规实验原理,而后进行加工改造,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来。常用的实验原理如下:Ⅰ、物质成分类1、可溶性还原糖(如麦芽糖、果糖、葡萄糖)的鉴定用斐林试剂,实验现象是砖红色沉淀。2、尿糖的鉴定可用班氏糖定性试剂,实验现象是出现砖红色沉淀。3、脂肪的鉴定用苏丹Ⅲ染液,颜色反应是橘黄色,或苏丹Ⅳ,颜色为红色。4、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是紫色。5、DNA用二苯胺试剂,颜色反应是蓝色。6、淀粉用碘-碘化钾试剂,颜色反应是蓝色。7

5、、水源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判断依据是将1000ml水样进行过滤,无菌条件下接种到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观察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数是否超过3个。Ⅱ、酶的性质1、酶的专一性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水解蔗糖。麦芽糖是可溶性还原糖,蔗糖不是可溶性还原糖。故可用斐林试剂检验是否发生了催化反应。2、酶的高效性。酶作为有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验证,实验中必须注意:①必须用新鲜的肝脏做实验材料,②肝脏制成研磨液,加大接触面积,③可适当提高温度增加酶活性,④一定不要用同一吸管先后滴加两液。3、酶需要适宜的条件

6、酶活性的高低取决于酶结构的变化,故在设计酸、碱、盐、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这类实验时,要先为酶促反应创造好条件,最后再加入酶。Ⅲ、植物生理方面1、验证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淀粉,故可用碘—碘化钾来检验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因为正常叶片中都含有淀粉,故在实验进行前都要将植物放在暗室中进行“饥饿”处理,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可溶于酒精中,故在用碘—碘化钾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前,可用酒精水浴煮沸法将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如需判定是C3或C4植物,需用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染色部位。2、探索光合作用强度沉水植物(如黑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气泡。故可用

7、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定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水生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水中的CO2,而CO2的吸收又会影响水的PH值,故如果试验材料中给出了能灵敏指示PH值变化的试剂,就可依据PH值的变化判定光合作用速度的大小。3、验证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采用溶液培养法,判断依据是:在人工配置的营养液中,除去或加入某种矿质元素,然后观察植物在营养液中生长发育的状况,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仍正常,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果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