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 折柳送别素材 鲁教版.doc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 折柳送别素材 鲁教版.doc

ID:56278432

大小:8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5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 折柳送别素材 鲁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 折柳送别素材 鲁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 折柳送别素材 鲁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 折柳送别素材 鲁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九年级语文复折柳送别素材鲁教版“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是江淹给离别最好的诠释。别离,历来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赋别离别,是千千万万的骚人墨客借以抒发情怀的重要手段。在唐人的诗歌里,把离别当作一种艺术来经营,将别离之怨和相思之苦寓于诗里进行酣畅淋漓的表达,于是,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在分别的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和体现,所以抒发送别之情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些诗歌中杨柳往往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成为离别诗中最常见的意象。《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2、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下面我们就通过几首唐诗来体会唐诗中的折柳送别: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青门柳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

3、减春风。《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安新柳陈光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3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新柳杜牧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韩溉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柳裴说高拂危楼

4、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柳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题柳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柳方干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3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每每吟诵这些折柳送别的诗篇,我们都会体会到诗人对 别离之怨和相思之苦酣畅淋漓的表达。总之,在璀璨的唐诗星空中,折柳送别诗是一颗美的让人伤心的星

5、星,是一曲优雅而伤感的笛声。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