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

ID:5628315

大小:2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20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_第1页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_第2页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_第3页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_第4页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插入图片;与课后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插入图片》是省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十五的内容。此是在学生已掌握了RD2000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RD2000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从教材的教学内容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达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因此,在提倡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较两篇,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本资,设计了《插入图片》这一。将信息技术程的教学

2、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插入图片的方法,能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字环绕工具。能力目标: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图并茂的作品。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个性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审判能力。教学重点:插入图片的方法,调整图片的位置、大小,会使用字环绕工具。教学难点:使用字环绕工具调整字与图片的关系。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节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3、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助下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四、教学方式设计:为了落实重难点,我选择了“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本学习任务。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任务──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尝试练习、巩固新知──综合应用──小结。五、教学进程设计:前准备:1.“小帮手”;2.语及相关图片;3.学生日记若干。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引出任务1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篇,

4、你们觉得哪一篇好看?这两篇,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为什么。12和内容相符的图片,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直观,你想不想在你的档里也插入这些美丽的图片呢?13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放在你们桌面上“图片”夹中,如果你觉得你能完成,就打开RD档去操作,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就打开桌面上“小帮手”自学后再操作。2自主探索学习新知21学生在RD档中练习插入图片,不会的同学可先跟着“小帮手”学后再操作。22指名做出的同学演示并解说。23学生再练习。24指名说一说插入步骤。师板书:“插入”──“图片”──“自”──选择──确定。2这个步骤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插入图片。板书:插入图片(自)3尝试

5、练习巩固新知31同学们已经学会插入图片的步骤,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真的掌握了插入方法。老师在你们桌面上准备了一个“试一试”夹,里面是部分同学的日记,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篇,插入和它内容相符的图片。32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33出示两副有问题的作品,师:你觉得这幅画有什么问题吗?联系学过的插入剪贴画,试一试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学生讨论解决办法。指名说一说。34小作者根据同学们建议的解决办法进行演示修改。你们也看一看自己的作品存在什么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3再看一看这幅作品,是不是感觉好多了?4运用所学小组创作41要求学生充分必挥想像力与创造力,使用RD软修饰一篇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6、完成一篇充满个性的作品。制作要求:1)图片与内容搭配,重点突出。2)布局合理,修饰恰当。3)设计有特点,有创意。42现在请大家打开桌面上“做一做”夹,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篇,动手操作吧!老师在“图片”夹中已经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图片,同学们可以采用,也可以上网自己去搜索。43教师巡视辅导。44展示优秀作品,请小作者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自评、生评、师评。小结:说一说这节你有什么收获。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充分利用在计算机上所学的知识,把你们的生活装扮得多姿多彩。板书设计:6教后反思:在这节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设计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4

7、0分钟里,全班学生围绕着多个真实的情境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教师启发指导、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这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进行反思: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提出任务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适合学习主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利于本节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展开和完成,学习平台的建立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任务驱动法是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出发,将教授者、学习者、教学环境三者融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