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根本.doc

谈教师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根本.doc

ID:56288277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9

谈教师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根本.doc_第1页
谈教师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根本.doc_第2页
谈教师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根本.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教师发展才是学生发展的根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之根本----赴华东师大学习的一点感想与思考我觉得,在众多的职业中,教师和医生是最有压力、最需要责任心和爱心的工作,一个关乎人的一生,一个关乎人的生命。我们教师为了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到更多的知识,学会怎样做人,可以说是想方设法;我们很多教师把爱和时间都给了学生,自己的孩子却往往无暇顾及,为了学生而忘记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有的甚至倒在了讲台上,给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与思念……。何况当今社会对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对教师的精神境界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求高得多、严厉得多,老师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

2、工程师。”这句话在中国被沿用已久,也让身为平凡人的我们这些教师头上多了一个神圣的足以令我们头晕的光环。教师这名字太沉重了,教师只能是神,不能是人!其实,教师是人而不是神。在承受工作与精神双重压力之下,教师最迫切需要的是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同行、家庭等各方面的关怀,理解、善待和发展。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事例,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的一个情境性题目是: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

3、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我无法认定这件事的真实性,但是,我们知道,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思想上的混乱,以致我们战战兢兢地面对着眼花缭乱的“新理念”而迷失了自己。在一些学校里,他们似乎是在直接服务于学生了,似乎把着眼点也全都放在学生身上了,而往往很不理智地抛开了教师,忽视教师。这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我们的一个警示,也引发我们反思: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关爱都必须经过人的传递才显

4、得真切、动人,谁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一位教师,在校园里、课堂上,举手投足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可以春风化雨,也可以近墨者黑,学生正是在耳濡目染间长大成人。把一家小小的旅行社做成世界第三大旅游管理公司,并成为“美国100家最适合于工作的公司”之一的罗森柏斯国际集团老板豪尔对公司“顾客至上”的说法不以为然。他认为,对于员工来说,顾客当然是处于第一的优先位置;但对于公司来说,实际上是通过把精力集中在内部,集中在自己的员工身上而获得成功的。豪尔批评说,有太多的公司把压力、恐惧和沮丧施加给员工,员工每天晚上把这种感受带回家里,这会引起家庭问题;第二天一早,员工又

5、会把这些问题带到工作岗位上。这种循环非常典型,也非常可怕。1974年,当豪尔加入到公司的时候,他发现公司在“顾客至上”3的旗帜下,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顾客身上而很少关注自己的员工。公司管理层的工作重心全部围绕着顾客展开,他们甚至忘记了是谁在为顾客服务。豪尔认为,从长期来看,不愉快的人提供的只能是不愉快的服务。最高级别的服务水准是发自内心的。因此,能够让关心、关爱到达员工内心深处的公司才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管理者能为顾客做的最好的事情,他们终将认识到,虽然顾客被排在第二位,但事实上却是第一位的。豪尔认为,当公司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员工就会把顾客放

6、在第一位。我想:同样,一位教师,当他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都不成问题时,他们自然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生和自我发展上。学生中心、学生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对学校来说,教师就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天使”,只有当教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这样做。想一想我们现在是不是有不少的学校,给教师更多的是不是压力!不错,压力就是动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另一句话,叫做“没有压力不行,仅有压力不够”。对一个从事塑造人的职业来说,如果动力不是来自于热爱与追求,而是仅仅来自于压力,这样的塑造肯定是十分可怕的。新一轮的课

7、程改革把课程目标从过去的一维发展为今天的三维,从平面变为立体——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育人者的情感态度问题也理应提到应有的高度。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学校也和我们学校一样已经开始致力于培养教师在学校的“幸福感”、“归宿感”和“成就感”,这是教育的理性和管理的智慧。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人,他的理想再高,目标再远,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那也会随之失去意义。就像一支善战的军队,没有物质的给予,光靠精神的寄托,那又谈何打胜仗了?诚然,老师也一样,老师也是人!但是,物质的供给总是有限度的,而人的欲望是不

8、可能得到最终满足的,因而给予物质的奖励终有一天会显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