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 3 结构.ppt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

ID:56294800

大小:3.84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6-10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_第1页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_第2页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_第3页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_第4页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泵与风机 3 结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泵与风机第三章结构泵与风机的结构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主要部件轴流泵的主要部件风机主要部件离心式风机的构造轴流式风机的构造电厂常用泵与风机的典型结构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叶轮轴吸入室导叶压水室密封装置轴向推力平衡装置泵与风机的结构叶轮是将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提高液体能量的核心部件。轴轴是传递扭矩的主要部件。轴径按强度、刚度及临界转速确定。中小型泵多采用水平轴,叶轮间距离用轴套定位。近代大型泵则采用阶梯轴,不等孔径的叶轮用热套法装在轴上,并利用渐开线花键代替过去的短键。此种方法,叶轮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不致使轴间窜水和冲刷,但拆装困难吸入室离心泵吸人管法兰至叶轮

2、进口前的空间过流部分称为吸人室。其作用是在最小水力损失情况下,引导液体平稳地进入叶轮,并使叶轮进口处的流速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导叶导叶又称导流器、导轮,分径向式导叶和流道式导叶两种,应用于节段式多级泵上作导水机构。径向式导叶如图所示,它由螺旋线、扩散管、过渡区(环状空间)和反导叶(向心的环列叶栅)组成。压水室压水室是指叶轮出口到泵出口法兰(对节段式多级泵是到后级叶轮进口前)的过流部分。其作用是收集从叶轮流出的高速液体,并将液体的大部分动能转换为压力能,然后引入压水管。压水室按结构分为螺旋形压水室、环形压水室和导叶式压水室。密封装置离心泵密封装置有密封环(又称口环

3、、卡圈)和轴端密封两部分。(1)密封环其作用是减小叶轮与泵体之间的泄漏损失;另一方面可保护叶轮,避免与泵体摩擦。(2)轴端密封(简称轴封)在泵的转轴与泵壳之间有间隙,为防止泵内液体流出,或防止空气漏人泵内(当人口为真空时),需要进行密封。目前电厂各种泵采用的轴端密封装置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迷宫式密封和浮动环密封。密封环由于离心泵叶轮出口液体是高压,人口是低压,高压液体经叶轮与泵体之间的间隙泄漏而流回吸人处,所以需要装密封环。其作用是减小叶轮与泵体之间的泄漏损失;另一方面可保护叶轮,避免与泵体摩擦。密封装置密封环轴端密封填料密封带水封环的填料密封结构。它由填

4、料箱4、水封环5、填料3、压盖2和压紧螺栓等组成,是目前普通离心泵最常用的一种轴封结构。密封装置机械密封迷宫密封浮动环密封实物彩图填料密封端部填料箱实物图机械密封机械密封是无填料的密封装置。它由动环、静环、弹簧和密封圈等组成动环随轴一起旋转,并能作轴向移动;静环装在泵体上静止不动。这种密封装置是动环靠密封腔中液体的压力和弹簧的压力,使其端面贴合在静环的端面上(又称端面密封),形成微小的轴向间隙而达到密封的。为了保证动静环的正常工作,轴向间隙的端面上需保持一层水膜,起冷却和润滑作用。填料密封密封装置迷宫密封浮动环密封新发展——就是在动环座轴套上增设了名叫高鲁皮夫

5、反向螺旋槽这一结构实际上就是使旋转套上的螺纹与静止衬套里口的螺纹方向相反,因而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都能使泄漏返回水提高压力,经过通道8强制进人动环1和静环2的间隙中去,以带走摩擦热和冲掉气泡杂质等。迷宫式密封迷宫式密封在现代高速锅炉给水泵上也广泛应用,常用的有炭精迷宫密封及金属迷宫密封。其密封原理是:由轴套密封片与炭精环组成微小间隙,流体通过间隙时压力降低,速度升高,但在密封片间的空间速度能转为压力能,从而减少间隙两侧压差,达到密封的目的。如图为炭精迷宫密封。填料密封密封装置浮动环密封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浮动环密封是靠轴(或轴套)与浮动环之间的狭窄间隙产生很大的

6、水力阻力而实现密封的。采用机械密封与迷宫式密封原理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密封,称浮动环密封。浮动环密封是靠轴(或轴套)与浮动环之间的狭窄间隙产生很大的水力阻力而实现密封的。密封装置填料密封机械密封迷宫密封轴向力及其平衡离心泵在运行时,由于作用在叶轮两侧的压力不相等,尤其是高压水泵,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压差作用力,此作用力的方向与离心泵转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故称为轴向力。(1)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及其计算(2)轴向力的平衡轴向力产生的原因及其计算轴向力的平衡采用双吸叶轮和对称排列的方式平衡轴向力采用平衡孔和平衡管平衡轴向力采用平衡盘平衡轴向力采用平衡鼓平衡轴向力平衡鼓、平衡盘

7、及推力轴承组合装置单级泵可采用双吸叶轮多级泵采用对称排列的方式采用平衡孔和平衡管平衡轴向力单吸单级泵,可在叶轮后盖板上开一圈小孔——平衡孔单吸单级泵,在后盖板泵腔接一平衡管平衡盘平衡鼓平衡鼓的优点是没有轴间间隙,当轴向窜动时,避免了与静止的平衡圈发生摩擦。但由于它不能完全平衡变工况下的轴向力,因而单独使用平衡鼓时,还必须装设止推轴承。而一般都采用平衡鼓与平衡盘组合装置平衡鼓、平衡盘以及推力轴承联合平衡法由于平衡鼓能承受50%~80%左右的轴向力,这样就减少了平衡盘的负荷,从而可稍放大平衡盘的轴向间隙,避免了因转子窜动而引起的摩擦。平衡鼓首先承受轴向推力,而弹簧

8、式双向止推轴承只承担10%的轴向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