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

ID:56297842

大小:8.51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20-06-10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_第1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_第2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_第3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_第4页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杜文波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内容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内涵(定义、环节、原则)土样的采集肥料的混合玉米营养诊断常用肥料及鉴别玉米需肥特点玉米施肥存在问题玉米施肥原则玉米施肥方案测土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及其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施用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肥料适宜用量与配比,以及相应的施肥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要想在产前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和配比,必须全面考虑“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

2、料效应”三个方面的条件,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土壤供肥和施用肥料都是为了满足作物的需要。作物需肥一般来说都是相对固定的,关键在于掌握土壤供肥能力,而肥料在其中起一个调剂作用,这种调剂的程度,决定肥料的用量。但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处在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是作物需肥不但因作物品种不同,而且因土壤肥力的高低而影响它的产量,那么对肥料的要求也会不同。二是土壤供肥能力因作物品种和土壤性能不同而有差别,施肥是否合理也影响其潜力的发挥。土壤的酸碱度、含水量、质地等间接因子也影响肥力的发挥。三是肥料的

3、作用,不但受土壤肥力的影响,而且也因用量和作物品种特征而变化。协调好以上三者的关系,才能提出适宜的肥料用量,这是配方施肥的关键。测土配方施肥的定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五个环节配肥供肥施肥测土配方测土配方施肥的五个环节测土配方施肥的具体内容,包含着“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指导”五个关键环节。“测土”是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有机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测试。“配方”是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制定出某种作物一定产量水平下的各种肥料的用量和比例。提供肥料配方时,先要了解种植作物种类和计划产量

4、,该作物获取一定产量需吸收多少养分,土壤能提供给多少养分,然后确定施用肥料的品种和每一种肥料相应的最适宜用量。“配肥”和“供肥”是根据确定的肥料配方,以各种单质化肥和(或)复合(混)肥为原料,采用掺混或造粒工艺制成(或农户按方抓药,现用现配)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需求的配方肥料,并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或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直接供应给使用者。“施肥指导”是指导在生产过程中执行“配方”,以保证目标产量的实现。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1.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的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用化肥的作用确实

5、是很大的。但随着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协调水、肥、气、热的能力降低,表现为土壤肥力的衰退,则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就越来越小,农民称之为“土壤吃化肥的胃口越来越大”。这实际上是土壤保肥性能越来越差,而且化肥的利用率也越来越低。所以不管化肥的施用量达到多高水平,仍必须施用一定数量的有机肥料。国内外长期试验也证明,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只有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才能使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2.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要使作物、土壤、肥料三者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必须坚持用地

6、与养地相结合。根据这个原则,必须坚持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平衡合理施用,做到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同时,在测土配方施肥中,每季作物必须施用最低限度的有机肥料,达到足以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程度。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过程中,从培肥土壤的角度出发,必须通过使用有机肥,用量应在此计算结果上有所增加。这样才能正确处理肥料投入与作物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培肥土壤之目的。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3.高产与优质高效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农业正处在调整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新阶段,在提高产量的同时,

7、更要注重农产品品质和效益的提高。根据这个原则,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时,一是要合理掌握化肥与有机肥施用比例。二是要合理掌握氮磷钾化肥的施用比例。三是要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田环境污染,实现节本提质增效。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土壤样品采集的方法采样单元:根据土壤类型、种植作物等因素确定采样单元。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0~200亩(平原区、大田作物每100~500亩采一个混合样,丘陵区、大田园艺作物每30~80亩采一个混合样)。采样集中在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的典型地块,采样地块面积为1~10亩。采样时间:在

8、作物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采集,一般在秋后;设施蔬菜在晾棚期采集,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的第一次施肥前采集。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采集样品。采样周期:同一采样单元,无机氮及植株氮营养快速诊断每季或每年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等一般2~3年,中、微量元素一般3~5年采集1次。采样深度:采样深度一般为0-20cm。采样点数量: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元的土壤特性。每个样品采样点的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