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

ID:56298738

大小:36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10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_第1页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_第2页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_第3页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_第4页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一轮单元复习 立体几何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4讲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35讲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第36讲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条直线第37讲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第38讲空间中的垂直关系第39讲空间向量及运算第40讲空间向量解决线面位置关系第41讲空间角与距离的求法第七单元│知识框架知识框架第七单元│知识框架第七单元│知识框架第七单元│考试说明考试说明1.空间几何体(1)了解和正方体、球有关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2)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3)会用平行投影与

2、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4)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理解三视图和直观图的联系,并能进行转化.(5)会计算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不要求记忆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

3、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第七单元│考试说明第七单元│考试说明(2)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第七单元│考

4、试说明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了解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概念.(4)能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1.文科的立体几何试题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题目,一道小题重点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空间基本的位置关系判断;一道大题重点考查

5、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2.预计2011年课标区的高考中,立体几何会延续前几年立体几何的命题传统,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面积、体积计算,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可能还是一大一小两个题目,分值在17分左右.第七单元│命题趋势命题趋势1.在编写本单元时考虑了如下问题:(1)重视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面积、体积计算:根据近年来课标区的高考命题趋势,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结合面积、体积计算几乎是一道必然的考题.(2)重视了平面的性质:虽然在高考中单独考查平面性质的试题不多,但这是立体几何的根本所在.(3)强化重点:加强了空

6、间平行、垂直关系证明部分的力度,除了在38、39讲分专题讲解空间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外,还专设第39讲重点讲解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第七单元│使用建议使用建议2.教学建议:(1)把握好尺度:文科立体几何的考查内容仅仅限定在立体几何初步,考试大纲在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中仅仅要求会用平面性质和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八个定理证明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在教学时要把握好这个度,切忌盲目拔高.(2)加强几何语言的教学:立体几何的证明题,对使用数学语言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使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问题的证明过程

7、.3.本单元共6讲,建议每讲一个课时,一个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和一个45分钟滚动基础训练卷,每卷一个课时,本单元约需8个课时.第七单元│使用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