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触动心灵的教学.doc

好课是触动心灵的教学.doc

ID:56302422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0

好课是触动心灵的教学.doc_第1页
好课是触动心灵的教学.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好课是触动心灵的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课是触动心灵的教学近日,笔者参加市里优质课评比,在评课环节,即使是同一节课,评委们意见相左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人说好,有人说一般,有人说差,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有人调侃说:“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标准嘛,全凭自己的感觉。”对这种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按照雅斯贝尔斯的理论,教育应该触及到人的灵魂,引起人灵魂深处的变革。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也应该“触及到人的灵魂”,由此笔者认为,好课是灵动的。何谓灵动?这里,“灵”主要指“灵魂”,“动”主要指“触动”“感动

2、”,因此,灵动教学是指触动灵魂或心灵的教学。1.回归本性。教学的真谛在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特长、爱好因材施教。灵动教学就是一种回归本性的教学,是教学的返璞归真。它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灵动教学是为了让教学回归到“人”上,也就是回到教学即人学上来,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去获取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2.尊重天性。学生的天性“恰恰是文化生长的根基,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秘密,是人类富于创造性

3、的秘密”。教学不应致力于去改变学生的天性,而应对学生的天性心存敬畏。尊重天性就意味着看重人的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就意味着尊自然、去枷锁、崇个性、尚自由,就意味着尊重科学和民主。灵动教学关注和尊重每个生命,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把爱深深根植于每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个教育细节中,教学顺应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学习,认同每一个学生都潜藏着学习的可能性、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教师努力创设学生的学习条件,总是把教学的逻辑起点构筑在对学生的认识上,从学生的立场解读文本,从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选好教学内容,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而设计多元评价标准。3.点燃智慧。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

4、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灵动教学就是点燃学生学习的智慧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促进学生更有效、更快乐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奇思异想是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开发智慧潜能的教育良方。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困惑甚至争议时,教师充分展现自己的教育智慧,恰当引导,适时点拨,激励学生对问题作出大胆猜测,甚至是奇思异想。当然,学生的想法也许是巧妙的、奇特的,也许是幼稚的、平淡的甚至是错误的,灵动教学的教育者会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4.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意味着双方及多维的师生互动,成为师生、生生每

5、时每刻的心灵接触、思维共振和智慧挖掘。灵动教学的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表演舞台,学生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是双方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建立的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灵动教学不以牺牲教师成就学生,更不以牺牲学生成就教师。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自己。学习不再单纯是师生关系的中介物,而是师生主体致力于创造性的“教”和快乐式“学”的载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