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

ID:56313035

大小:553.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6-11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_第1页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_第2页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_第3页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_第4页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2014版高中数学 1-1-3-2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补集及集合运算的综合应用【课标要求】1.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集合的补集.2.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核心扫描】1.求给定集合的补集.(重点)2.交、并、补的综合运算.(难点)新知导学1.全集(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记法:全集通常记作.所有元素U2.补集文字语言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记作.符号语言∁UA=.图形语言不属于集合A∁UA{x

2、x∈U,且x∉A}温馨提示:(1)补集是集合之间的一种运算.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

3、A是全集U的子集,随着所选全集的不同,得到的补集也是不同的.(2)∁UA的数学意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必须具备A⊆U;其次是定义∁UA={x

4、x∈U,且x∉A}.3.补集的性质∁UU=∅,∁U∅=U,∁U(∁UA)=.A互动探究探究点1全集一定包含任何一个元素吗?若全集是数集,则一定是实数集R吗?提示全集仅包含我们研究问题所涉及的全部元素,而非任何元素,我们研究的问题并不一定是实数集,也有可能为整数集、自然数集或有理数集等等.探究点2∁AC与∁BC相等吗?提示不一定相等.当A=B时,二者相等,否则不相等.探究点3集合A与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有公共元素吗?提示没有,A∩(

5、∁UA)=∅.类型一 补集的运算【例1】(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UA)∪B为().A.{1,2,4}B.{2,3,4}C.{0,2,4}D.{0,2,3,4}(2)设全集U=R,集合A={x

6、x≥-3},B={x

7、-3

8、x≥-3},∴∁UA=∁RA={

9、x

10、x<-3}.又∵B={x

11、-3

12、x≤-3或x>2}.②由数轴可知:显然,∁UA∁UB.[规律方法]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结合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并注意借助Venn图.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于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再根据补集的定义求解,这样处理比较形象直观,解答过程中注意边界问题.【活学活用1】设U={x

13、-5≤x<-2,或2<x≤5,x∈Z},A={x

14、x2-2x-15=0},B={-3,3,4},求∁UA、∁UB.解∵U={x

15、-5≤x<-2,或2<x≤5,x∈Z}

16、={-5,-4,-3,3,4,5},又∵A={x

17、x2-2x-15=0}={-3,5}.由补集的定义知:∁UA={-5,-4,3,4},∁UB={-5,-4,5}.类型二 补集的应用【例2】已知全集U=R,集合A={x

18、x<-1},B={x

19、2a<x<a+3},且B⊆∁RA,求a的取值范围.[思路探索]可先求出∁RA,再结合B⊆∁RA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a的取值范围.[规律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B⊆∁UA,对B=∅与B≠∅进行分类讨论,转化为与之等价的不等式(组)求解.不等式中的等号在补集中能否取到,要引起重视,注意检验.【活学活用2】设U={0,1,2,3},A

20、={x∈U

21、x2+mx=0},若∁UA={1,2},则实数m=________.解析∵U={0,1,2,3},∁UA={1,2},∴A={0,3}.又0,3是方程x2+mx=0的两根,∴m=-3.答案-3[规律方法]1.在第(2)问中,易误认为“∁UA=B,∁UB=A”导致逻辑错误.2.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应紧扣定义,适当借助Venn图及数轴等工具.【活学活用3】设全集为R,A={x

22、3≤x<7},B={x

23、2

24、2

25、x≤2

26、或x≥10},∵∁RA={x

27、x<3或x≥7},∴(∁RA)∩B={x

28、2

29、y>a2+1,或y<a},B={y

30、2≤y≤4},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由于集合A包含两个不等式,若直接利用交集不为空集求解,则分情况较多,因此考虑从交集为空集的角度入手.2.设全集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