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与刑罚 教案

犯罪与刑罚 教案

ID:5631582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20

犯罪与刑罚  教案_第1页
犯罪与刑罚  教案_第2页
犯罪与刑罚  教案_第3页
犯罪与刑罚  教案_第4页
犯罪与刑罚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犯罪与刑罚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犯罪与刑罚教案犯罪与刑罚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识记犯罪的三个特征,我国法律责任的种类。了解刑法、犯罪及应受到怎样的惩罚。能力目标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主刑和附加刑,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学习犯罪问题的有关知识,知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学重难点犯罪的基本特征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投影一)某市出租汽车公司司机姚某因对车队领导不满,于某年1月10日上午11时许,驾驶华沙牌小轿车从天安门广场纪念碑西侧,向北高速冲过密集的人群,撞在金水桥上,致使无辜群众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重伤11人)。金水桥汉白玉栏杆撞毁一段,轿

2、车被撞毁。姚某的上述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触犯了我国刑法第14条和第11条。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判处姚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提问:姚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吗?为什么?人民法院判处姚某死刑的依据是什么?姚某所造成的损失是出于故意所为,这说明什么?(设计些问题的目的:(1)在温故中引发学生对本节要学习的内容的思考;(2)使学生从对案例的讨论中把握本时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姚某实施的上述行为,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所以不再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是犯罪行为。姚某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是出于泄私愤的故意所为,说明姚某手段恶劣,违法情节严重。人民法院判处姚

3、某死刑的法律依据是刑法。导入新本节我们学习犯罪、刑法、刑罚的关系问题。讲授新二、犯罪与刑罚(板书)1、什么是犯罪(板书)(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1)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板书)(2)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板书)(投影二)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

4、,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提问:投影一和投影二这两组材料说明犯罪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上述材料说明:(3)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板书)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板书)首先,犯罪是指人的行为,而不是指人的思想。因为人的思想活动是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的。其次,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社会的实际危害。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各类犯罪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其二,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例如,犯罪的预备行为和某些犯罪的未遂等,这种情况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上述分析说明: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要看他

5、是否实施了某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没有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能认为是犯罪。也就是犯罪特征都是由这个最本质的特征决定的,都是由这个最本质的特征派生出的。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板书)请同学们思考“想一想”中的问题:怎样衡量一种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触犯刑法是衡量一种违法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尺度,它也是确定这种行为是否犯罪的法律依据。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违反刑法的前提;违反刑法又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确定某种行为是否犯罪,必须以这种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是否达到触犯刑法的规定为依据。刑事违

6、法性,是区分犯罪和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板书)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这是区别违法与犯罪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投影三)青工胡某,利用工作之便,分三次将七台电冰箱运出厂外,出手后,获赃款000元左右,严打中,经过激烈思想斗争,胡某到执法机关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出了全部赃款。人民检察院做出了对胡某免予起诉的决定。有人认为:“免予起诉”就是没有犯罪,这种看法对吗?(学生议论后,教师归纳。)胡某的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前两个基本特征,造成了严重危害性并触犯了刑法第264条,理应受到刑罚处罚。但胡某主动坦白交代自己的罪行,根据我国刑

7、法第67条规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说明胡某虽然没有受到刑事处罚,但他还是有罪的人。上述分析说明: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2、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板书)(投影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有期徒刑年;归还手表;赔礼道歉;赔偿诉讼费;强行拆除;赔偿医疗费;无期徒刑并罚金。提问:上述是本案例中对违法行为的部分处罚名称,请指出哪些是刑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