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

ID:56323442

大小:1.27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0-06-11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_第1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_第2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_第3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_第4页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浙科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回归教材夯实双基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从化学成分讲,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蛋白质又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DNA和________都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RNA组蛋白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设计思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2)材料:大肠杆菌、T2噬菌体。(3)原理: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__________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____________的物质来合成自身

2、的组成物质,从而进行大量增殖。(4)方法:_______________示踪法。DNA大肠杆菌放射性同位素(5)过程①用放射性同位素_____和_______分别标记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②用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③在噬菌体大量增殖时,对标记物质进行检测。35S32P(6)结论:噬菌体的增殖是在噬菌体DNA的作用下完成的,_________是遗传物质。35S32PDNA思考感悟1.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是什么?所需的酶、能量、原料、场所是由谁提供的?【提示】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细菌。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活体细菌转化实验①材料:S型细菌

3、有荚膜,菌落光滑,有毒;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无毒。②方法:分组、对照观察。③原理:S型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④过程:⑤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___________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2)离体细菌转化实验①方法:分组、对照观察。②原理:从活的S型菌中抽提DNA、蛋白质及多糖等物质,将其分别加入已培养了R型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________时,R型菌才转化为S型菌。转化因子DNA③过程:④结论:______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就越高。DNA三、烟草

4、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RNA蛋白质2.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3.结论在RNA病毒中,______是遗传物质。RNA思考感悟2.你还知道哪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提示】HIV、脑炎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高频考点深度剖析1.实验材料分析(1)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一般先用标记元素培养宿主细胞,再用已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并标记T2噬菌体。考点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考点突破(2)P主要存在于DNA中,而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因为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C、H、O、N元素,所以此实验不能用放

5、射性的14C、18O、3H、15N标记。2.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步: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第二步: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第三步:噬菌体侵染细菌含35S的噬菌体+细菌混合培养;含32P的噬菌体+细菌混合培养。第四步:放射性检测35S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悬浮液中;32P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中。3.对结果的分析(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悬浮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应具有很高的放射

6、性。但实验实际结果是悬浮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却比理论值略低。原因有二: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悬浮液中。②从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到离心分离,此段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悬浮液。二者均会使上层悬浮液中有一定放射性。(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4.实验结论(1)本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

7、遗传物质。(2)间接证明的问题①DNA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维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②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从而能够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但本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易误警示(1)32P、35S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应将二者分别标记,即实验分为两组。(2)噬菌体的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只有模板是亲代噬菌体提供的,所需要的原料、酶、能量、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即时应用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RNA不是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的核糖体合

8、成外壳蛋白C.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