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

ID:5633258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_第1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_第2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_第3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_第4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_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第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案【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近代交通变化的情况和原因。2能说出近代中国通讯事业的变化史实。【知识预习】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19世纪后半期我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及具体情况。2.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得到初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以发展缓慢的原因又是什么?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的诞生和发展情况如何?2.试说出航空的起步与发展情况。三.从驿传到邮政1归纳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邮政发展的情况。2近代中国电报电话发展怎样?3交通与通讯变化产生的影响如何【探究与点拨】1.试归纳

2、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开始进入中国应该发生在A洋务运动后B鸦片战争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D辛亥革命后2.标志着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B福州船政局的成立江南制造总局的建立D发昌机器厂成立3.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的是A京汉铁路的修建B淞沪铁路的修建唐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D京张铁路的修建4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A京张铁路通车B紫光阁铁路京广铁路D包兰铁路.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

3、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化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化.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6.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7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这条电报线位于今天的A广东省B福建省台湾省D江苏省8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

4、的进步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①②③B②③④①②④D①②③④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生活观念俭朴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中国不需要汽车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10.19世纪0年代,长江流域尚有3000多艘旧式沙船。但十几年后,旧式沙船仅剩400余艘。这种情况说明:、A.外国轮船挤占了

5、中国的航运业B.旧式沙船落后,被国人自己淘汰.发展航运业无利可图D.中国人自己的新式航运诞生的较晚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材料二: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建铁路,如中东铁路

6、、胶济铁路、广九铁路等。同时,列强激烈争夺庐汉、粤汉、津镇等铁路的修筑权。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旧铁路进行改造,重新修建了许多新铁路,形成了全新的铁路网运格局。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建的宝成、鹰厦、兰新铁路、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改革开放以修筑的大秦铁路

7、、青藏铁路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4分)(2)结合材料三,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新旧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变化,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