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

ID:56332899

大小:6.43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6-11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_第1页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_第2页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_第3页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_第4页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题长松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指写上;“长松”指高大的松树。《题长松图》就是写在一幅古松画留白处的诗。以“题长松图”为题,交代了所写的景物。作者介绍启功,字元白,满族,北京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画家。读一读:遥和山涧枝干陡峭抒发峭壁韵味应和下覆飞泉上抵青天郁郁葱葱遥相呼应天籁之声古往今来生生不息题长松图启功郁郁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偶然遥和凤篁韵,如听琴台万古声。郁郁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长松:高大的松树。郁郁:形容松树枝叶苍翠茂盛的样子。亦高亦下:枝叶有的向上直指天穹,有的弯曲向

2、下俯向深涧。半天青:形容山涧上空由于这棵苍松的遮蔽,一派葱茏景象。诗意:郁郁葱葱的松柏在山涧边峭壁上生长,枝干倾斜,有的向上直指青天,有的弯曲向下附向深涧,与隔岸的丛竹遥相呼应。郁郁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郁郁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生长环境、状态)(赞叹顽强的生命力)偶然遥和凤篁韵,如听琴台万古声。遥和:远远地应和。凤篁韵:风吹竹丛发出的清越的声音,仿佛带有韵味。琴台:古时候琴师弹琴的处所。诗意:清风偶尔吹动这棵长松的枝叶,发出了与丛竹相应和的天籁之声,韵味十足,使人好像听到了古往今来

3、琴师们弹奏古琴的声音。偶然遥和凤篁韵,如听琴台万古声。偶然遥和凤篁韵,如听琴台万古声。(所听:风吹长松、竹林遥相呼应)(所感:自然万物和谐之美)比喻题长松图启功郁郁长松涧壁生,亦高亦下半天青。偶然遥和凤篁韵,如听琴台万古声。(有形有色)(有声有韵)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长松、青竹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对大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向往。(诗中有画诗中有乐)1.陡峭山岩上生长的松树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虽然身处险境,但是毫不屈服,给人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印象互动探究2.这首诗中内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虚实结合有

4、什么作用?松树在山岩上生长的形态是实写,也就是诗的前两句;清风吹拂松树竹林发出的声音是虚写,也就是诗的后两句。虚实结合可以使诗句更生动。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前两句描写古松形象是静态的;后两句描写风吹过,松竹相和是动态的。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题画诗,松的形象是实写;我们不可能听到风吹松竹的音响,所以此处是虚写。这里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合理运用,使松的形象更加真实生动,同时也丰富了诗歌内涵。诗、画、乐三者在这贴合的表现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5、墨梅图题诗》《墨竹图题诗》《题长松图》表现手法?表现手法:都是咏物抒怀的作品(借物自喻或喻人,抒发自我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共同特点?共同精神?共同特点:不惧风雪冰霜,在恶劣的环境中能独善其身,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共同精神:象征刚正不阿、洁身自好、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大雪压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学翠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苍松久经风雨不知寒。诗画欣赏:体会“诗画欣赏”是怎样介绍

6、诗和画的?首先介绍作者;再介绍诗的背景或主题;最后对介绍作品简短的评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