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气.ppt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

ID:56349799

大小:1.60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6-12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与中国文化中医基础理论之气——訾冬勇第一节气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气的含义及分类(一)气的含义1、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2.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第一节气(二)气的分类1.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源于肾,为肾中精气所化生。2.宗气又名大气。是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宗气不足:气短,喘促,心脏搏动无力或节律失常。第一节气3.营气是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营阴”。营气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营气亏虚:头晕目眩,唇淡无华,妇

2、女月经量少或闭经。第一节气4.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称“卫阳”。卫气的功能:(1).护卫肌表,抗御外邪。(2).温煦脏腑,润泽皮毛。(3).调节肌腠的开合。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属阴,卫主外卫属于阳。营卫不和: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第一节气二、气的运行气机—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异常情况气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气逆:胃气上逆,肺气上逆。气陷:中气下陷。气闭:第一节气三,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固摄血液,体液,汗液,尿液,精液,月经,脏器。异常: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

3、,胃下垂。5.气化作用。第一节气人参[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心、肾经。[功效应用]1.大补元气,用于元气虚极欲脱证。2.补益肺脾之气,用于肺脾气虚证。3.生津止渴,用于热病津伤口渴。4.安神益智,用于心脾气虚之失眠健忘等。第一节气人参1第一节气人参2第一节气人参3第一节气人参4第一节气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应用]1.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于脾气虚水湿内停之腹泻、带下、水肿等证。2.固表止汗,用于脾肺气虚,表卫不固多汗等证。3.安胎,用于脾虚胎动不安。第一节气白术1第一节气白术2第一节气茯苓[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经。[功效应用

4、]1.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及水湿所致的多种病证。2.健脾补中,用于脾虚证。3.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宁证。第一节气茯苓1第一节气茯苓2第一节气茯苓3第一节气甘草[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肺、脾、胃经。[功效应用]1.补益心气,用于心气不足之心悸。2.补脾气,用于脾气虚证。3.止咳化痰,用于咳喘证。4.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5.解毒,用于药物、食物中毒。6.调和药性。第一节气甘草1第一节气甘草2第一节气黄芪[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应用]1.补脾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证。2.利水消肿,用于脾虚水肿。3.补肺气,益卫固表,用

5、于肺气虚证及表卫不固之多汗,易感冒者。4.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之疮疡内陷。第一节气黄芪1第一节气黄芪2第一节气黄芪3第一节气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气虚弱证。[方解]人参—甘温,益气补虚甘草—甘温,益气补中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第一节气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本方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见腹胀、腹痛明显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