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总结归纳

第二单元总结归纳

ID:563517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0

第二单元总结归纳_第1页
第二单元总结归纳_第2页
第二单元总结归纳_第3页
第二单元总结归纳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总结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总结归纳第二单元总结归纳【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能综合归纳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综合归纳相关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历程。【教学要点】重点:掌握第二单元的基础知识。难点: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导入新】近代化的起步是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的主题。这一节,我们还要对这一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归纳。【新探究】一、基础知识回顾与巩固(略)二、知识综合与归纳1、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两条主线①列强不断入侵,民族

2、危机日益严重,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②中国近代化。2、列强侵华的双重后果一方面,他加重了中国危机,给中国人民带了巨大的灾难,这是最主要的;另一方面,它给中国封建经济和政治以强烈的冲击,客观上迫使中国社会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加速了近代化的进程。3、近代化的内涵中国近代是一个急剧变动的时期,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反映在政治上,使一系列政治变革的此伏彼起;反映在经济上,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不断求

3、新求变。中国近代化实质就是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过程。但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极为艰难曲折。4、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历程极为艰难曲折,这一历程中的四次尝试(或四个阶段)及其主要领导人,并概括中国近代化起步历程的基本线索(特征)。①四次尝试:洋务运动——曾国藩、李鸿等(19世纪60--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19世纪末);辛亥革命——孙中、黄兴等(20世纪初);新化运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191年)。【其中,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

4、方军事器物;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化运动则是学习西方的思想化。】②基本线索(特征):层层推进;急速深入;艰难曲折;由技术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化心理等领域逐步发展;等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民族危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清朝统治者等阶层各抱有什么态度?采取什么行为?结合最后结果,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①维新派抱着“救亡图存”的思想,进行了戊戌变法;革命派肩负“振兴中华”的责任,进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农民阶级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帜,开展声势浩大的义和团

5、运动;光绪帝抱着“不能成为亡国之君”的态度,支持变法;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统治者中的顽固派却反对变法,发动政变。②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维新派的资产阶级改良道路、革命派的共和国方案都行不通;农民阶级的自发斗争也不能取得胜利;腐败的封建制度也是不能自救的;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后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6、新化运动和化大革命中都曾提出过“打倒孔家店”,全盘否定孔子和儒家化,对此,谈谈你的看法。有失偏颇。虽然是出于斗争的需要,但全盘否定传统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6、对待传统化应坚持科学辨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何况,孔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其创立的儒家思想有很多在今天仍有潜在价值。此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化运动的内容(或经过)等相关史实及其作用意义的评价,具体参见各教案。【总结巩固】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

7、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真题训练】1、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下列选项中搭配不当的是(B)A李鸿——洋务运动B魏——戊戌变法孙中——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化运动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应的历史事。(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刺激了中国资本

8、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运动——洋务运动(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戊戌变法(3)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辛亥革命(4)以民主科学为旗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条的思想解放运动——新化运动【教学实践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