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

ID:56361857

大小:733.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6-12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1页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2页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3页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4页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专项复习诗歌鉴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考情分析:近年来中考诗歌命题的特点诗的体裁为五、七言绝句或律诗,词、曲则为小令;试题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文字浅显,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爱国情、离别情;表达技巧均为常见技巧,大都为其他作品所共有的而且学生在学习中接触过的。考情分析:诗歌鉴赏中失分严重的原因把握不准诗歌中由景抒发出的情、由意象发展成的意境;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的“言传”;答题格式不规范,漏掉某些答题要点;鉴赏不出表达技巧。嘿,说的就是你中考考点梳理及常见题型常考考点:炼字思想感情(为何写?)表达技巧(怎样写?)一、炼字[题目形式](1)

2、赏析某联中某字的妙处。(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只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炼字分类动词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动词可以使诗歌描写生动形象,特点突出,更好传情。形容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形容词可化抽象为具体,突出事物特点。表颜色的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表颜色的词语,能使诗文生

3、动形象,突出描写事物的特点,还能给人以画面感。数词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前村深夜里,昨夜一枝开。数词,运用虚数,能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运用确数,能使语言精练准确。叠词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无边落木萧萧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形象性。诗中叠字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二是确切性。叠字既可以摹声,又可以摹色,达到摹状的修辞效果,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题型示例】【答题要点】(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意思。(2)找修辞,看是否运用了修辞

4、手法。(3)带入句中,说出该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4)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阅读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解释词语)。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带入句中描绘景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意境、情感)。月夜杜

5、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五六两句“湿”“寒”二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参考答案:“湿”“寒”二字生动传神,是使动用法,使……湿,使……感到寒意。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儿女的深切挂念。【答题格式】X字(运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者是该字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感情)。二、品味情感常考题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6、思想感情?常见的情感类型如下:(1)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②昔盛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2)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3)忧国伤时①反映离乱的痛苦②同情人民的疾苦(4)建功立业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报国无门的悲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壮志未酬的悲叹(5)长亭送别①依依不舍的留恋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绝句石懋①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注释】①石懋(mào):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轻黄:淡黄。③飞毬(qiú

7、):杨树籽。【题型示例】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小松杜荀鹤① 自小刺头②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①杜荀鹤:作者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寒微,报国无门,一生潦倒。②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③蓬蒿hāo:两种野草。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答题格式】这首诗通过……的形象或景物,写出(营造)了

8、……的情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题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