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

ID:563671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_第1页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_第2页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_第3页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_第4页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第一节自然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相关]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以及自然资的分类。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3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的崭新观念,培养资保护意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内容点析1自然资与我们自然资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学生从实际

2、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与我们”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的相关知识。什么是自然资?自然资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并以图31四组图片代表性的说明了自然资从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到各种利用形式的转化。图32以土地和小河流水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可再生资

3、和非可再生资的差别,并提出了对于不同种类的资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可再生资,要注意培育和保护;对于非可再生资,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在“活动”中,又安排学生对可再生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进行讨论。以此层层深入地把可持续发展的资观渗透给学生。图33以黄河断流、淮河水污染和土地荒漠化为内容,既说明了可再生资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永续利用”的特性;又让学生直面我国自然资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问题;引起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并培养学生保护资、保护环境的意识。2资丰富,人均不足科学辩证地认识

4、“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段中,通过数字说明、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图34通过三个学生的对话将问题引向深入,提出了人口与资的矛盾还将继续激化: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5、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保护资的重要性呼之欲出。这种形式活泼,内容简洁,避免了刻板的说教。对于学生而言,环保教育的成果应落实在行动上。“活动”启发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关注社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和倡议,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教材注意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教学建议【时安

6、排】建议本节安排1~2时。【新导入】建议提出一个与学习新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例如:“是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是自然资?你知道的自然资有哪些?”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及阅读,明确自然资的相关概念和种类。【自然资与我们】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可让学生从桌上、教室里的纸笔、书包、桌椅开始联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原料、燃料,都和哪些自然资密切相关?要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进而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图31的四组图片。从资到成品的转化过程不必细讲,但应引导学生就“是否可

7、以循环或重复利用”这一问题,结合图32,引导学生区别矿产资和其他资的不同。并可由此得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的概念。这里,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判别哪些是可再生资,哪些是非可再生资。例如:太阳能、石油、风能、铁矿、动物、草原等。结合图33,可从更多方面对我国的自然资遭到破坏的情况进行介绍。最好由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在班内进行交流。最后使学生由大量的实例认识到:可再生资如果不能被合理的利用,也会枯竭的。至于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建议在这里先不必展开,可在讲完“人均不足”后,结合我国的人口数量及人口素质问题,再展开拓

8、展讨论。【资丰富,人均不足】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既要突出我国资总量丰富的特征,又要引导学生说出人口问题对我国资产生的压力。可以多补充一些相关数据,总量和人均的对比,使学生对我国资现状有辩证的了解。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人口要与本国资环境的承载力相平衡,中国的经济要走符合我国人口与资环境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活动】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