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

ID:56381043

大小:102.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6-14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_第1页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_第2页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_第3页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_第4页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1.理解测定流体流经直管和管件时阻力损失的实验流程设计思路及测定摩擦系数的工程意义;2.学会用因次分析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学会压差计、流量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识别管路中各个管件、阀门的作用。二、实验内容1.测定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准数的关系;2.测定流体流经阀门的阻力系数和雷诺准数的关系。三、实验原理由于流体粘性的存在,流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发生流体间的摩擦,从而导致阻力损失。层流时阻力损失的计算式是由理论推导得到的;湍流时由于情况复杂得多,未能得出理论式,但可以通过实验研究,获得经验的计算式。其研究的基本步骤如下:⒈寻找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⒉用因次分析

2、法规划实验⒈寻找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对于所研究的过程作初步的实验和经验的归纳,尽可能地列出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对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hf与诸多影响因素的关系式应为:------(1)⒉用因次分析法规划实验当一个过程受多个变量影响时,通常用因次分析法通过实验寻找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以(1)式为例,若每个自变量的数值变化10次,测取hf的值而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6个自变量,实验次数将达106。为了减少实验工作量,需要在实验前进行规划,以尽可能减少实验次数。因次分析法是通过将变量组合成无因次数群,从而减少实验自变量的个数,大幅度地减少实验次数。π定理表明:在物理方程因次一致性的条件下,任何一个方程都

3、可化为无因次方程,无因次方程的变量数=原方程变量数-基本因次数。式(1)共有7个变量数,在流体力学范畴,基本因次共有3个,它们是[L]、[M]、[T],π定理告诉我们:无因次数群的个数π=7-3=4则:因次分析法可以将对式(1)的研究转变成对下式(2)4个无因次数之间关系的研究。即:------(2)若实验设备已定,那么上式(2)可写为:------(3)再若实验设备是水平直管,上式(3)又可写为:------(4)令所以:------(5)式中流体流过管件所引起的压力损失为:------(6)由式(5)可知,要测定式(6)的曲线关系,若装置和物系已经确立,那么λ只随Re而变,实验操作变量仅

4、是流量,改变流量的手段是阀门的开度,由阀门开度的变化达到改变流速u的目的,因此在管路中必须要安装一个流量计;在直径为d、长度为的水平直管上,引出二个测压点,并接上一个压差计;实验体系确定后,ρ、μ是物性参数,它们只取决于实验温度。所以,在实验装置中需要安装测流体的温度计;再配上水槽、泵、管件等组建成以下循环管路,见实验装置流程图。四、实验装置1.水槽2.泵3.涡轮流量计4.局部阻力阀5.U型压差计6.待测管道7.放气阀8.平衡阀阻力实验流程图五、实验步聚与方法1.关闭控制阀,打开压差计上方的二个平衡阀、二个引压阀,启动泵。2.系统排气(1)总管排气:先将控制阀开足然后再关闭,重复三次,目的

5、为了使总管中的大部分气体被排走,然后打开总管排气阀,开足后再关闭,重复三遍;(2)引压管排气:依次分别对4个放气阀,开、关重复三次;(3)压差计排气:关闭二个平衡阀,依次分别打开4个放气阀,此时眼睛要注视着U型压差计中的指示剂液面的上升,防止指示剂冲出,开、关重复三次。3.检验排气是否彻底将控制阀开至最大,再关至为零,看U型压差计读数,若左右读数相等,则判断系统排气彻底;若左右读数不等,则重复上述步骤2。由于系统的流量计量采用涡轮流量计,其小流量受到结构的限制,因此,从大流量做起,实验数据比较准确。4.实验测试布点由于Re在充分湍流区时,λ~Re的关系是直线,所以在大流量时测试点不要多;而

6、在Re比较小时,λ~Re的关系是曲线,所以小流量时测试点要多。先将控制阀开至最大,读取流量显示仪读数F大,然后关至水银压差计差值约0.08时,再读取流量显示仪读数F小,在F小和F大二个读数之间布14~16个测试点。5.改变切换引压阀,可进行孔板流量计校核实验测定,方法同上。注意防止水银冲出。六、数据记录与处理序号转速直管阻力压差计局部阻力压差计左cm右cm左cm右cm12345……1.管子尺寸以及流量系数2.原始数据表序号流量L/S直管流速m/sRe×10-4摩擦系数λ局部流速m/s阻力系数ξ012345……3.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实验数据处理结果:七、注意事项1.调流量要慢、稳、准。2.利用

7、压力传感器测大流量下ΔP时,应切断空气-水倒置U型管B1、B2两阀门否则影响测量数据。3.在实验过程中每调节一个流量之后待流量和直管压降的数据稳定以后方可记录数据。4.若较长时间不做验验,启动离心泵之前应先转动泵轴使之灵活运转,否则烧坏电机。八、报告内容1、将所得的实验数据组在双对数座标纸上绘制λ~Re曲线图形;2、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九、思考题1.在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要注水灌泵和关闭泵的出口阀门?2.在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