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的课件.ppt

浓硫酸的课件.ppt

ID:56381184

大小:80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6-14

浓硫酸的课件.ppt_第1页
浓硫酸的课件.ppt_第2页
浓硫酸的课件.ppt_第3页
浓硫酸的课件.ppt_第4页
浓硫酸的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浓硫酸的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三节目录物理性质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是二元强酸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2)与活泼金属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碱反应5)与某些盐反应浓硫酸的物理性质A.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B.沸点:约338℃——难挥发酸(高沸点酸)C.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D.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两高:沸点、密度高两大:溶解度、溶解放热量大常用的浓硫酸是指质量分数为98.3%的硫酸,70%以上的就为浓硫酸正确操作:将浓硫酸缓慢地沿玻璃棒倒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并用玻棒不断搅拌。思考操作稀释浓硫酸如何操作?浓硫酸吸收物质中水蒸气或结晶水等实际存在的水。二

2、、浓硫酸特性(1)吸水性应用:作干燥剂:例如:O2、H2、Cl2、N2、HCl、SO2、CO2等不能(实验室中常用来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能否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NH3?思考2.将硫酸铜晶体投入浓硫酸中,有何现象?问: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有什么变化?答:质量变大了。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使质量增加。实验: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蔗糖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因:C12H22O11浓硫酸能将蔗糖中的H和O按原子个数比2:1脱去形成水,使蔗糖生成炭二、浓硫酸特性(2)脱水性:浓硫酸将有机物中(含C、H、O元素)中的

3、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并生成水。思考如果不慎在皮肤上沾上了浓硫酸,应该怎样办?应该立刻用干布拭去溶液,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2℅~3℅Na2CO3溶液现象:滴有浓硫酸的滤纸炭化变黑。解释:滤纸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浓硫酸能把滤纸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结论:浓硫酸有脱水性实验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火柴梗上比较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比例脱去。吸收现成的水反应生成水♦浓硫酸实验4在试管中放入一块铜片,然后加入约3ml浓硫酸,加热,放出的气体通人品红溶液中。现

4、象:反应:加热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溶液稀释后呈蓝色。Cu+2H2SO4(浓)==CuSO4+SO2+2H2O3.强氧化性请标出该反应的氧化还原情况深入分析Cu+2H2SO4(浓)==CuSO4+SO2↑+2H2O∆0+6+2+4+6升价,失2e—,被氧化降价,得2e—,被还原还原剂氧化剂注意(1)参加反应的浓硫酸只有1/2被还原;(2)在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工业上用铝槽车盛放、运输冷的浓硫酸浓硫酸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和金属铁、铝发生了化学反应,把金属铁、铝表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物保护膜。钝化反应浓硫酸的特性(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非金属与浓硫酸的

5、反应(如C、P、S)※浓H2SO4全部被还原,显氧化性。C+2H2SO4(浓)==CO2↑+2SO2↑+2H2O失4e-得4e-还原剂氧化剂学会总结浓硫酸的三大特性(1)吸水性(2)脱水性(3)强氧化性①加热时能与许多金属反应,但不能生成H2;Cu+2H2SO4(浓)==CuSO4+SO2↑+2H2O常温下,使铁、铝等“钝化”②与某些非金属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5.硫酸的用途:1、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在空白处:(1)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2)把CuSO4•5H2O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变白色,(3)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有气体放出,(4)把木

6、屑放入浓硫酸中,变黑,练习:吸水性吸水性酸性、氧化性脱水性2、储存浓硫酸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体现浓硫酸的()A.脱水性和吸水性B.吸水性和酸性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D.不挥发性与酸性B用玻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字迹处纸张变黑脱水性6)2NaCl+H2SO4(浓)=Na2SO4+2HCl↑(5)难挥发性3.向50mL18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C在0.45和0.90mol之间D大于0.90molA该装置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C+2H2SO4(

7、浓)==CO2+SO2+2H2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