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笔记.doc

《孟子》读书笔记.doc

ID:56383609

大小:68.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6-22

《孟子》读书笔记.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孟子》读书笔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孟子》读书笔记《孟子》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们寻常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即使中华名族经历过近现代史上各种西方文化的充斥和本民族文化的怀疑,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中国传统礼法秩序的深厚感情。我们可以从《孟子》这本书中再找出一点往昔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大体的样子。中国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对“君子”以礼相待,且不论其真实面目如何,到底不会到处宣扬自己是小人。那么要想成为“君子”,就要遵循“君子之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

2、敬之。”从很多方面,我都读出唯心主义的味道。孟子对于君主想要称霸问题的回答,对于他人各种不理解前人怪异举动的解释,都是由心出发,强调心中有仁有义就好。以仁义正心,行出来的就会是王政。就算不被人理解,也不用在意那些“小人”的眼光。对于此,我还是心存疑虑的。“修身”最重要的是“修心”,我认为是对的。《圣经》中也说到:“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但是在行仁义的方法上,还是要有智慧才行。仁义和智慧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指望,只要心对了,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否则,便是做了坏的示范了。“老吾老,以及

3、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完毕,就该注重家庭了。孟子的眼光不在小,他指出,要把对于家中老幼的关怀推而广之。孝悌友爱,依礼而行,才能家和万事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可以说他较早发现了人民的力量。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是需要一套方法的。推行王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

4、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于君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治理国家固然不易,贤才辅佐也是稀罕。中国封建历史那么久,鼎盛有之,衰微有之,也不全是没有按照孟子他老人家所吩咐的去做之错。朝势王权,素来纷杂风云,并不是愿景中的朦胧。读《孟子》,可以收获很多独到的为人处世的见解。至于其实如何,毕竟人各有不同,人生的精彩也是在此,遇见不同。在现代社会,我们没有

5、能力改变他人,就应该来之安之,只求无愧于生命的真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