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

ID:56383830

大小:21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14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_第1页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_第2页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_第3页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_第4页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球轴承游隙互算公式高铁铸十个因子外圈沟曲率Re内圈沟曲率Ri外圈沟道直径De内圈沟道直径di径向游隙Gr轴向游隙Ga钢球直径Dw双列球轴承的外圈沟心距ae双列球轴承的内圈沟心距ai设计或原始接触角α简化因子沟曲率中心距A,俗称“简化系数”,以下简称“形心距”,为A=Re+Ri-Dw,首先去除两个因子;由游隙定义,相对于游隙为零的沟道直径变化量,即为径向游隙,Gr=ΔDe+Δdi,即径向游隙又去除两个因子;同样,相对于游隙为零的沟道中心距变化量,即为轴向径向游隙,Ga=Δae+Δai,轴向游隙再次去除两个因子。以上共去除六个因子,游隙转换只取决于剩下的A、Gr、Ga、

2、α这四个因子。游隙互算前提假设在初始状态下,亦即理想的设计状态下,轴承的游隙为零,即Ga=Gr=0,钢球处于内外圈沟曲率之间的空间最大点,此时钢球中心必定处在外圈沟曲率中心与内圈沟曲率中心的连线上。这是一个重要概念,简化系数就是由此得来。而且,简化系数不应仅仅看作简化的符号,其本质是沟曲率中心距。球心、内外沟曲率中心三点一线,是轴承理想接触的必然结果。下面首先证明这一点。A线段的三点一线证明首先,相交的两圆在相交形成“眼睛”形状的两段弧线,其最高点必定处在两圆中心连线上,为两段圆弧的中点;钢球与内外沟道的稳定接触条件,就是钢球所决定的圆,与两段相交圆弧相切于两个圆弧

3、中点;所以,理想的钢球、内外沟道接触状态下,内、外沟曲率和钢球中心,三点必共线。游隙转换过程1这是理想接触的初始状态,也是游隙计算的出发点。此时,径、轴两向游隙均为零,即Gr=Ga=0内外沟道直径和沟心距任意。只要满足了理想接触条件,内外圈沟心距的差值和沟道直径的差值,就是相互关联、相互确定的,最终都综合体现在Gr、Ga、A、α四个变量的关系中。游隙转换过程2当沟道直径偏离理想尺寸时,即外圈沟道直径有一个增变量ΔDe,内圈沟道直径有一个减变量Δdi,体现在钢球上,如图2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此时沟心距没有变化,但已不是理想的零游隙沟心距。即随着沟道直径的改变,理想

4、的零游隙接触状态的沟心距也同样发生着变化,等效于沟心距相对初始状态发生了改变。即沟径首先改变导致游隙的产生,间接导致沟心距变化,与沟心距变首先改变,间接导致沟径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套圈间的游动量,在数学上是等效的。这里仅讨论前一种。游隙转换过程3固定外圈,让内圈做轴向向右侧移动。由前面的基本概念得知,达到新的接触位置时,形心距A依然保持不变,亦即新的内圈沟曲率中心,在由新的外圈沟曲率中心为圆心,以半径为A的圆弧上。变化后的内圈沟道直径则为一个恒定量,决定了内圈沟曲率中心,沿着水平线向右移动。这条水平线与上述圆弧的交点,就是内圈沟曲率的新位置。连接两个新的沟曲率中心构成

5、新的A线段,再以新的外圈沟曲率中心为圆心,外圈沟曲率半径与钢球半径差Re-Rw为半径画弧交新A线段,此交点即为新的钢球中心点。游隙转换过程4先移动钢球到新位置,此时钢球并非单纯的水平移动,而是伴随着纵向调节。游隙转换过程5再横向移动内圈,使沟曲率中心处于新交点位置。此时的位移距离,就是轴向游隙的一半Ga/2。因为对于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来说,另外一对内外沟道发生同样的沟径变化时,同样可以产生相反方向的横向移动空间。游隙转换过程6这就是新的接触位置,处于稳定状态。此时接触角发生了变化,由α变成了β。横轴变化了Ga/2,纵轴变化了Gr/2,伴随这些变化,A维持不变。换言之,

6、是A线段角度的变化,造成了横纵两轴投影的消长、变化。游隙转换过程的几何原理通过以上6歩分析,我们可以将其抽象为简单的几何变换过程,即一个线段,沿着垂直的两个轴移动。设线段与纵轴的初始夹角为α,这也是轴承定义的接触角,则纵轴移动量为径向游隙之半Gr/2,横轴移动量为轴向游隙之半Ga/2。这种几何关系如此简单,相信每个人都能自己推导出来。根据勾股定理一般公式整理得到我们需要的形式。由径向游隙换算轴向游隙,形式为变换一下,就是轴向游隙换算径向游隙的形式特殊公式当接触角为零时,为单列或双列深沟球轴承,(a)式简化为这就是著名的深沟球轴承的径、轴向游隙互算公式。显然,它是上述

7、公式的特定解。(r)式则简化为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