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

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

ID:56385742

大小: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22

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_第1页
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_第2页
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_第3页
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某个特定地区中,各个地理要素的组合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最终解释区域特征,阐明区域人地关系的学科。七年级下册地理是关于世界某些区域的介绍,主要介绍了六个国家和六个地区,通过对这几个区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该如何去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了解其内在关系,能学会阐述人地关系。区域地理是中考重点要考查的内容,区域差异性又是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由此可见,区域地理在整个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因为区域地理所研究的地理要素繁多,造成了区域地理学习任务的艰巨,学生学习起来也深感头疼。如何快速有效

2、的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初中区域地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本人多年课堂教学经验,结合中学生思维情况,现将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总结如下:一、识别区域(一)、学习区域地理,首先必须弄清楚区域的地理位置,这是学好区域地理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在学习每一个区域时,要充分运用地图,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对该区域树立明确的空间观念,这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1、海陆位置每个区域学习之前,让学生迅速地找出该位置,并能说出该区域的海陆位置。通过掌握其海陆位置能粗略地学会分析海陆位置对气候、经济、交通的影响。2、经纬度位置通过经纬网辨认,

3、掌握区域的控制经纬线,以及其他重要的地理界线。例如,学习澳大利亚时,其控制经线可确定为120°E和150°E,135°E经线纵贯大陆中部,重要纬线为南回归线穿过其中北部。在学习印度时,其控制经线可确定为70°E和90°E,80°E经线纵贯印度中部,控制纬线可确定为10°N和30°N。通过对经纬度的了解,可进一步巩固对经纬度判读这一知识点。尤其是纬度的判读,可以了解其所处的温度带。3、相邻位置在学习每个区域时,让学生自学周围国家、海洋与该区域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巩固判读地地球上的方向,形成空间概念,对世界一些区域能更了解得更清晰、详细。此方法可让学生快速掌握区域

4、的大致位置,为进一步精确判断打下了基础。(二)、区域地理的识别,另一个关键是对其轮廓的识别。有的区域轮廓图特别,很容易辨认。在观察世界大洲、各主要国家,各主要岛屿和各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形状时,都可以与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形象或形状挂上钩。如南北美洲象两个倒立的三角形,南极洲恰似一个巨大的逗号“?”,法国象六边形,埃及象梯形,刚果(金)象方形,尼泊尔、土耳其、美国、俄罗斯则象长方形,智利象长剑,意大利象靴子,罗马尼亚象是一只从黑海伸向巴尔干半岛的拳头等等。读图时,在图上仔细辨认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然后想象成自己熟悉的事物的形象或几何图形加以记忆,掌握它们的明显特

5、征,这样可以在做题是提高准确率和做题速度。二、分析特征明确区域之后,就应该分析该区域的特征了。对于每一个区域,都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他们的特征,这是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首先要从区域的位置开始,按地形、气候、河流、农业、人口、资源等要素逐层分析,而后概括出区域特征。以东南亚为例,首先要了解其在世界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邻位置。其次是分析东南亚这个区域地形、气候、河流、农业、人口、资源及各个地理要素间的关系。例如:东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北部地势高,山脉多为南北走向。因此河流也多为南北走向。在北部,河流落差大,侵蚀作用大,水能丰富。在南部,地势

6、低平,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形成冲积平原。受地形、河流的影响,人口多集中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只有认真分析了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才能对区域的知识灵活掌握,为进一步和其他区域对比总结奠定了基础。三、对比总结要想牢固掌握区域地理知识,还必须得学会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总结。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事物的异同,通过比较的方法,可以更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对区域进行对比总结,可以从类比和专题对比两方面进行比较。所谓类比是指把同一类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例如,在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分布地区、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等

7、几个方面与亚洲的热带季风气候相比较,通过对比,归纳出这两种气候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还有,在讲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时,可以让学生回忆总结澳大利亚、巴西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大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大河中下游冲积平原上的规律。所谓专题对比就是对一个单元、几个国家或几个地区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对某一地理知识形成完整的概念,便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能够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可以对美国、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印度的地形进行对比。它们虽然都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但具体又各不相同,通过比

8、较,让学生掌握他们的不同特点,进而总结这些国家和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