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

ID:5638587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_第4页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一历史上册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期末复习必修一综合训练题一、选择题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殻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眾(众)人曰協(协)田……”的记载,其反映的商代政治特征是A.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井田制的盛行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2《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乃褒封……大禹之后于杞。……封尚父(姜尚)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表明西周分封的对象包括A.周王的兄弟一辈B.部落首领、周王子弟.商代贵族、功臣D.先代贵族、功臣、亲族3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分

2、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这实际上A.打破了原有的部族组织B.重新任命了部族首领.重建了新的生产关系D.促进了华夏民族融合4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之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治政治转变6《

3、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7秦朝废除了西周的“世卿世禄”“分土封侯”制度,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组织结构是①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中央机构由三公九卿组成③地方行政为郡县两级制,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吏④主要官吏的选任,不论亲疏,选贤任能A.①②④B①②③①

4、③④D②③④8有人说:“古希腊是民主制度的故乡,古中国是官僚制度的故乡。”官僚制(bureaura)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是指权力依职能和职位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方式和组织体系。亦称科层制。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制的基础。官僚制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体制。我国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体系。下列有关秦朝官僚体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九卿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物B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

5、配合又牵制的状态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D为使各级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制定了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察举制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D.明朝的内阁制度10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干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司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

6、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11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理念上追求民主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2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13中国古代选官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上品无

7、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4《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枢密院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以上材料可看出A.枢密院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B.枢密院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充分分割军队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1“凡京奏,禁中称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

8、,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B.北宋.明朝D.清朝16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了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